歐中電動車案告上WTO誰有勝算 法界意見分歧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23日專電)歐盟調查中國進口電動車反補貼案,被中國向世貿組織提出爭訟。歐媒訪問多位貿易律師對歐盟勝算呈現兩極看法,不過世貿處理爭議費時甚久,在此之前歐盟27國可望多數同意加徵最終反補貼稅。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在去年10月正式立案調查中國政府對電池電動車(BEVs)不當補貼案,7月宣布暫時性加稅決定,20日提出調查最終決定草稿,建議歐盟27國同意課徵反補貼稅(Countervailing Duties)。
中國政府則除了以宣布調查歐盟國家進口的烈酒、乳製品等施壓手段反制,並在9日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爭端解決機制(DSM),要求與歐盟進行諮商。諮商結果若破局,則可能走向下一階段的爭訟程序。
根據「歐洲動態」(Euractiv)採訪多位歐洲律師,中國有可能「贏一點,輸一點」。例如布魯塞爾律師伊夫提莫夫(Bogdan Evtimov)認為,若歐中在世貿打到爭端解決小組(panel)階段,小組報告可能會對中方論點部分支持、部分反對。
他認為,結果將會讓歐盟和中國都能主張「我方獲勝」,而歐盟調查程序的一些細節爭議,可能會是中國較有利的論點。
國際貿易顧問范阿爾(Kristof Van Ael)則反駁,認為歐盟的調查行動謹慎且準備全面,北京應很難證明歐盟有何程序缺失或政治動機。
歐盟執委會在20日提出最終決定草稿時,也強調其調查過程和所採措施均符合歐盟及世貿的規定,包括資訊透明化、給予關係人反駁機會,乃至數次調整反補貼稅的稅率計算結果,都反映歐盟開放、不怕被檢視的立場。
律師安涅夫拉維(Evangelia Anevlavi)則指出,不論結果如何,這次爭端對電動車產業和未來全球貿易治理都將帶來影響,若世貿偏向中國,傳遞的訊息將是全球貿易體系仍提供像中國這樣的開發中經濟體「挑戰既定強權的工具」。
反之世貿若支持歐盟,則代表對西方國家貿易政策手段的背書。
不過專家們也指出,目前中國提告內容是針對歐盟調查期間所採取的暫時性加稅措施,而非10月底前歐盟執委會將完成的正式調查結果。因此目前的爭端案最後恐無疾而終,中國也很可能會針對歐盟的最終反補貼稅決定再提告WTO。
歐盟執委會在20日已表示,將不會對接受中國政府不當補貼的進口電動車溯及既往課徵反補貼稅,因此7月宣布的暫時性加稅措施將會取消。這項暫時性措施並未實際收現金,而是要求企業提交銀行保證函。
換言之,目前中國政府的動作,包括告上WTO和開啟對歐盟產品的報復性貿易調查,主要都是為了施壓歐盟27個成員國在最終決定投票時讓步。
先前多家歐媒已指出,歐盟各國7月的一場諮詢性質投票顯示,只有4個國家反對執委會所做的暫時性反補貼稅建議。負責貿易政策的執委會副主席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也在本月稍早的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專訪中表示,他相信多數歐盟國會同意最終加稅措施。
執委會目前建議對中國進口至歐盟的電動車,在10%的一般關稅之外,再加徵17%至36%不等的反補貼稅至少5年,這包括中國多家大車廠和歐中合資企業;美國特斯拉(Tesla)中國廠則將被歐盟加徵9%反補貼稅。(編輯:陳承功)1130823
- 2025/01/14 17:55
- 2024/08/27 18:37
- 2024/08/26 21:54
- 歐中電動車案告上WTO誰有勝算 法界意見分歧2024/08/23 22:52
- 2024/08/23 14:12
- 2024/08/23 14:0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