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名志工齊力鋪設 布魯塞爾花毯節創新登場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16日專電)每2年一度的布魯塞爾花毯節15日起登場,這個歷史超過半世紀、以花朵覆蓋布魯塞爾大廣場的傳統活動,仰賴逾百位志工彎身蹲地鋪成,今年並一改古典風格,採用街頭藝術家的設計圖形。
布魯塞爾「花毯節」(Flower Carpet)始自1971年,在比利時最知名觀光景點的布魯塞爾大廣場上,以鮮花鋪設出占地廣達1680平方公尺(約508坪)的豔麗地毯,堪稱此處「地表最大活動」,為期只有3天半,是稍縱即逝的瞬間藝術品(Ephemeral Art)。
布魯塞爾市負責文化、旅遊和大型活動的副市長烏芭(Delphine Houba)是花毯節主辦人,她在15日上午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這個活動可打造布魯塞爾在全世界的形象,讓這個城市更吸引人。
「我們要傳達的訊息是歡迎所有人來到布魯塞爾,我們這裡有非常特別的事物」,她說,使用的花卉來自比利時,在14日夜間採收,由100多位志工在15日上午費時約5小時完成,因此「這也是展現我們技術、生產和藝術性的方式」。
有別於過往花毯多是由經典的花卉、幾何圖形構成,這次特別邀請來自比利時列日(Liege)的街頭藝術家康妮爾(Océane Cornille)設計,她以「根莖」(rhizome)為主題,透過流動匯集的線條表現布魯塞爾的複雜性和互聯性。
此外,與過去多半使用海棠花不同,今年首度改用更耐久的大理花(dahlias),用量高達50萬朵。
烏芭向中央社解釋鋪花毯的方法。覆蓋大廣場的底圖上分色塊列有編號,不同顏色的花卉也分類成箱、排定與底圖相應的編號,因此志工們就能核對編號取花鋪地,不用擔心在大面積的地上看花了眼。
花毯的歷史在墨西哥、西班牙更久遠,布魯塞爾市與其他國家也建立夥伴關係、互相支援,因此甚至有熱心的志工遠從美洲而來。擔任花毯節志工的比利時上班族尼可萊(Kevin Nicolai)告訴中央社,他的任務之一就是協助國際志工溝通。
來自比利時北方小鎮魯恩豪特(Loenhout)的蘭布瑞(Christine Lambregts)早上7時30分就來到大廣場,問她為何願意大老遠來這裡在太陽下彎腰蹲身、跪地,一朵一朵的辛苦鋪花毯,她說,國際化的布魯塞爾能因此吸引許多人,對在地花卉產業也有好處。
魯恩豪特小鎮每年9月也有花朵裝飾的大型雕塑遊行活動(bloemencorso),當地相關社團成員成了花毯節志工的主力來源。
在布魯塞爾多風雨的天氣下,花毯能否經得起考驗,經驗老道的蘭布瑞說,只要雨不會太大、把花吹走,強壯的大理花能承受雨水,但淋過雨的花瓣會扁塌則是個問題,而且越到後期,花朵會漸漸萎縮變小,所以她提醒欣賞要趁早。
問她有沒有雨天備案、會不會隨時補充枯萎的花朵,她笑說沒有,順應自然就好。
15日下午1時左右,花毯拚圖完成,圍觀的人群和志工們一起拍手歡呼,主辦單位也邀請志工到15世紀建成的市政廳2樓露台,欣賞自己揮汗的成果。至於未來幾天會不會下雨,又或是烈日摧花,這些事就交給老天去煩惱了。(編輯:張芷瑄)11308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