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亞當計畫跨足海外 7藝術家探索曼谷在地社群

2024/6/27 12:49(6/27 14:5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亞當計畫的藝術家實驗室今年首度跨足海外來到曼谷。圖為亞當計畫策劃人林人中(左起)、藝術家實驗室客席策展人莎莎賓(Sasapin Siriwanij)、藝術家實驗室共同策展人黃鼎云以及台灣劇場導演陳煜典。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攝 113年6月27日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亞當計畫的藝術家實驗室今年首度跨足海外來到曼谷。圖為亞當計畫策劃人林人中(左起)、藝術家實驗室客席策展人莎莎賓(Sasapin Siriwanij)、藝術家實驗室共同策展人黃鼎云以及台灣劇場導演陳煜典。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攝 113年6月2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27日專電)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亞當計畫的藝術家實驗室今年跨足海外來到曼谷。7名海內外的藝術家帶著自身的城市經驗,共同探索曼谷在地社群,期盼互相影響並激盪出不一樣的創作靈感。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亞當計畫」(ADAM)今年邁入第八屆,亞當計畫焦點單元「藝術家實驗室」今年首度移師海外,邀請曼谷國際表演藝術集會的(BIPAM)藝術總監莎莎賓(Sasapin Siriwanij)擔任客席策展人,和台灣策展人黃鼎云一起帶領藝術家們在曼谷和台北兩地進行活動。

今年的藝術家實驗室共有7名來自海內外的藝術家參與,第一階段的駐地研究在曼谷,6月18日到29日7名藝術家參與工作坊並探索曼谷,第二階段的駐地研究將於8月中旬在台北登場。

亞當計畫的策劃人林人中告訴中央社,當年成立亞當計畫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可以連結台灣和亞太以及國際藝術家的平台,每年邀請各國藝術家到台灣2週到4週不等,大家互相激盪想法和交流,今年嘗試把活動延展到另外一個城市,因此找上在曼谷表演藝術界深耕多年的莎莎賓。

林人中表示,參與藝術家實驗室的7名藝術家29日會在曼谷舉辦初步的分享會,接著他們將會帶著在曼谷激盪出的想法,8月到台北參與第二階段活動,並舉辦正式的發表會。

莎莎賓過去曾經赴台灣參加過藝術家實驗室,今年成為客席策展人,她和黃鼎云以及林人中一起想出今年的活動主題為他們的鄰居(Theirborhood),結合他們的(Their)和鄰居(Neighborhood)2個英文字,概念來自於今年是藝術家實驗室首度來到曼谷,因此他們想以城市做為出發點,邀請藝術家認識曼谷的在地社群。

林人中說,以他們的鄰居做為主題,是想讓一群外國藝術家來到曼谷,能挖掘出在地不為人知或被遺忘的故事,且能用不同眼光或視角看待這個城市不同的空間和不同的人們。

參與今年藝術家實驗室的台灣劇場導演陳煜典說,莎莎賓的小組帶領大家深入認識了很多可能連泰國人都不知道的地方,例如消失的碼頭和消失的水路,他們還造訪了被城市遺忘的貧民窟、中國移民的舊址還有變裝皇后的表演酒吧,看到了泰國人的生命力,也讓他反思台灣對環境的態度。

黃鼎云說,從城市發展來看,台北和曼谷有很多相似但不同的感覺,今年的計畫嘗試讓藝術家在兩個城市都待過後,可以映射出一些當代的情境,例如台北也有消失的水路,也有變裝皇后表演的場所,也有較多無家者聚集的地方,「這樣城市發展的軌跡,跟共同分享的歷史可能會是什麼?」

黃鼎云指出,8月台北的活動安排,某種程度將會是在回應、對照或再討論曼谷的經驗,多數的藝術家也是帶著自己的城市經驗和不同的國家背景而來,透過駐點2個城市的經驗,藝術家們可以更充分討論、互相影響甚至激發創作靈感。(編輯:田瑞華)1130627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亞當計畫的藝術家實驗室今年首度跨足海外來到曼谷。圖為參與活動的藝術家26日在進行工作坊。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攝 113年6月27日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亞當計畫的藝術家實驗室今年首度跨足海外來到曼谷。圖為參與活動的藝術家26日在進行工作坊。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攝 113年6月27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