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副卿:中國學生來美唸人文 印度學生唸科學

2024/6/25 13:52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2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副國務卿康貝爾今天表示,美國應歡迎更多中國學生,但只限來唸人文而不是科學。他還說出於安全考量,美國的大學正在限制中國學生接觸敏感技術。

路透社報導,國務院第二把交椅的康貝爾(Kurt Campbell)表示,美國沒有足夠的人學習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需在這些領域招收更多國際學生,但要招收來自日益重要安全夥伴印度的學生,而非中生。

中國學生多年來一直是美國最大外籍生來源,2022/23學年總數接近29萬人,但學術界和民間部分人士認為,不斷惡化的美中關係以及對美國專業知識遭竊的擔憂破壞了科學合作,也讓中生蒙受毫無根據的懷疑。

康貝爾告訴華盛頓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我希望看到更多中生來美國學習人文和社會科學,而不是粒子物理學。」

康貝爾被問到川普政府當時所提、目的為打擊中國間諜活動和竊取智財的「中國倡議」。在挨轟這份倡議有亞裔美國人的種族形象針對性後,拜登政府喊卡。

康貝爾表示,美國各大學在支持中生繼續接受高等教育方面做出「謹慎的嘗試」,但也「對實驗室和中國學生的一些活動非常謹慎」。

他說:「我確實認為可以減少和限制某些類型的訪問,我們在大多數狀況下已看到這點,特別是在美國各地的科技計畫裡。」

康貝爾說,有些人認為中國是彌補理工科學生短缺的唯一來源,「但我認為,我們未來需要看到最大成長的地方,是越來越多印度學生來美國學習一系列科技等領域的知識。」

康貝爾表示,美國必須謹慎,以免斷除美中之間的聯繫,但在學術、商業或非營利部門關係的萎縮,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北京官員。(譯者:鄭詩韻/核稿:陳亦偉)11306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