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傳歐盟要求中國車企提供機密 中方:遠超調查所需

2024/6/20 17:3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0日電)傳歐盟執委會在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中,要求中企提供關鍵技術機密與數據,中國商務部今天說,歐方在調查中強制索取生產經營、技術工藝、產品配方等大量訊息,遠超反補貼調查所需。

據官網發布,中國商務部今日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有陸媒提問:中歐新能源汽車企業18日在商務部一起開了一個閉門會,會上中歐車企都反對歐盟對中加徵關稅。部分企業還表示歐盟執委會在調查中額外要求企業提供其他訊息,借調查之名,窺探中國技術內幕,對此有何評論?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說,據企業反映,歐委會在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中,索取中國電動汽車及電池企業生產經營、發展規劃、技術工藝、產品配方等方面的大量訊息,比如要求中國企業詳細提供電池成分和配方,還要求企業提供電動汽車生產成本、所有電動汽車零部件和原材料逐筆採購訊息、銷售管道和定價方式、在歐客戶訊息、供應鏈佈局訊息等。

何亞東說,歐方搜集訊息的種類、範圍、數量前所未有,遠超反補貼調查所需。

他還說,歐委會在調查過程中多次稱不合作就將面臨不利裁決結果,強制要求企業提供上述訊息。在中國企業盡最大可能配合調查、提供訊息後,歐委會仍無端指責中國企業未充分合作,對企業裁決懲罰性高額稅率。中國企業對此非常震驚和失望。

何亞東表示,歐方有關做法缺乏事實和法律基礎,罔顧世貿組織規則,破壞公平競爭,破壞全球綠色轉型和開放合作,對此中方堅決反對,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歐盟執委會12日宣布,將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加徵暫時性反補貼關稅,自7月4日實施。其後,中國商務部18日邀集中歐新能源車企舉行閉門會議。

中國官媒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隔天發文稱,在這場會議上,中國車企透露了更多「歐盟濫用調查權肆意擴大調查範圍,甚至窺探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內幕」。

文章稱,歐委會要求中國企業詳細提供電池原材料的構成,包括化學成分和配方,甚至精確到磷酸亞鐵鋰、石墨、銅、鋁等每項主要原材料使用量。不僅如此,還要求中企提供這些原材料的供應商以及採購訊息。

文章並稱,電池訊息被視為電動汽車行業的「命門」。這些訊息的洩露,不僅會嚴重威脅企業的技術安全,還會影響中國相關產業的安全。

文章還稱,除了技術相關資料,歐委會還要求中企提供多項核心商業秘密以及核心運營秘密。

玉淵譚天稱,與其說這是反補貼調查,倒不如說這是對中國新能源車企核心競爭力的一次「大摸底」。(編輯:楊昇儒/謝怡璇)11306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