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美國大學校園長久存在學生運動的傳統。無論是1960年代的反越戰、1980年代抗議南非種族隔離,不同世代的年輕人都對當時的社會文化與政局發生影響,也為後代留下範例。
學生示威在大學校園不是新鮮事,但對於這一群戴上口罩、披上阿拉伯巾的20歲左右年輕人來說,很多人是第一次對這個世界發出抗議之聲。
過去2週,美國大學校園掀起反戰示威,從東岸到西岸,學生團體支持巴勒斯坦,要求學校從支持以色列的企業撤資。
記者4月25日踏進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採訪,最先注意到的一點,正是這一波學生運動的主要特色之一。在這個網路盛行的時代,年輕學子選擇戴上口罩、蒙上臉孔,用匿名方式表達抗議。
在UCLA用木板圍起來的紮營區內,時間彷彿倒轉回到疫情期間,每個人都戴著口罩。學生代表請求記者,拍攝畫面的時候不要拍到學生的臉孔。這是前幾代學生運動不曾見到的情景。
學生戴口罩示威的原因,來自支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派之間壁壘分明、互相對立的緊張氣氛。UCLA後來發生肢體衝突,就是源於支持以色列團體進入校園,向紮營學生嗆聲而發生的衝突。
兩派陣營互相指控,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控訴以色列對加薩實施「種族滅絕」,支持以色列團體則指控學生把「反猶太主義」帶進校園。
對這一群網路時代出生的年輕人而言,在鏡頭之前露臉,等於暴露在網路肉搜的風險之下,有不少學生擔心親以色列團體的線上攻擊,包括網路騷擾、威脅工作機會甚至身家安全。
有別於半個世紀前,美國學運以白人男性占大多數,現在校園示威學生族群多元,有不少是拿學生簽證的少數族裔,更無法承受遭到網路肉搜的後果。
除了蒙上臉孔,避免敵對陣營的網路肉搜,這群年輕世代在標語上發揮創意,用西瓜圖案當作抗議符號,替代顏色相似的巴勒斯坦國旗,以迴避以色列的封殺。
抗議現場仍看得到巴勒斯坦國旗,但西瓜圖案也是海報上常見的象徵,同時是抗議人士在線上用西瓜表情符號emoji互相串連。
有別於後來緊張氣氛升高、發生衝突的混亂場面,記者在抗議現場觀察,大多數學生靜坐在草皮上,分工清楚,很多人低頭唸書、做報告。
數百名學生4月25日開始紮營。光是一個上午的時間,學生開始分工,有人管理物資,有人創作標語海報,還有一群媒體發言人在集合受訓之後,逐一接受等候在營區外的記者訪問,清楚表達訴求。
學生團體的發言人向記者說,期末考將近,很多人帶著筆電、期末報告坐在帳棚區內,眾人花時間聚集在這裡,一邊抗議、一邊唸書,同時一邊瞭解巴勒斯坦的歷史,這一切都是因為看到了加薩走廊發生的暴行,超越了道德底線。(編輯:韋樞)11305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