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俄烏衝突近週年 核戰危險重現

2023/2/15 19:37(2/15 20:2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15日綜合外電報導)以往曾有數十年間,美國和前蘇聯的兒童都會演練核戰爆發後的自保動作。如今俄烏戰爭已進行近一年,核戰危險是否會在新世代重現?

法新社報導,在俄軍進攻烏克蘭數天內,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即曾下令核子部隊動員而令全世界震驚。

美國當時抨擊這種言談「危險」且「不負責任」,並警告俄方,這麼做會產生「悲慘後果」。但俄國仍一再發出核戰威脅,令人擔心,蒲亭不惜展開核戰,從而可能造成世界末日。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Avril Haines)說:「自1960年代至今,我們從未見過俄羅斯如此公開宣示,升高核戰警戒狀態。」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則警告,自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以來,全世界首次面臨到核子毀滅的風險。

俄國官員設法釐清立場稱,俄國唯有在面臨「生存威脅」時才會動用核武。但去年9月蒲亭宣布兼併烏克蘭4州時,外界納悶,進攻這4州是否等於對俄構成「生存威脅」?

儘管俄國並無動員核武跡象,但「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今年元月將其「末日時鐘」撥快,與末日午夜只有90秒距離。

公報指出:「俄羅斯幾乎不加掩飾地揚言動用核武,提醒了全世界,俄烏戰爭不論是因意外、蓄意或誤判而導致升溫,均是一項嚴重的風險。」 核戰威脅重現的原因不僅在於俄軍入侵烏克蘭,也在於以往緩和冷戰緊張情勢的美、蘇武器管制協定已失效或破裂。比如1972年反彈道飛彈條約(Anti-Ballistic Missile Treaty)因美國退出而在2002年終止,2019年美國又退出了中程核飛彈條約(INF),指俄方違反承諾。

至於限制美、俄核彈頭數量的2011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2011 New Start Treaty)在過去一年已磨損,美方再次指控俄方不遵守條約內容。

但聯合國裁軍研究所(UN Institute for Disarmament Research)資深研究員波德維格(Pavel Podvig)指出,吊詭的是,俄羅斯的威脅可能反使全世界比較安全一些,因這會提醒新世代注意核戰不可想像的危險。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他表示,俄羅斯可能原先判定,可在烏克蘭開火並迅速結束戰事,因為俄國擁有核武,偏偏同樣擁有核武的北約(NATO)支持烏克蘭。

波德維格說,俄烏衝突甚至有助於說明一個道理,即核武已「過時」,因為俄方可能已發現,核武「不能帶來安全」。(譯者:張佑之/核稿:嚴思祺)11202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