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傳中國測試極音速飛彈 美專家:技術已久且非匿蹤

2021/10/22 07:31(10/22 12:3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21日專電)針對外媒報導中國軍方兩度測試極音速飛彈,美國核武專家葛瑞格今天說,相關技術已存在數十年,極音速飛彈發射及行進並非匿蹤,中方就算測試成功外界也不應意外。

英國「金融時報」近期援引知情人士說法報導,中國軍方今年夏季兩度測試極音速武器,運用分離軌道轟炸系統(FOBS)推進具核能力的極音速滑翔載具(hypersonic glide vehicle)繞行地球,重返大氣層後未命中地面目標,仍震撼美國軍方及情治單位。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本週對極音速武器表達關切,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也說,拜登政府對中國核武實力迅速擴張深感憂心,包括在「新運載系統」方面的發展。

費城智庫外交政策研究所(FPRI)今天舉辦視訊研討會,邀請麻省理工學院(MIT)核安全與政策實驗室研究員葛瑞格(Laura Grego)和FPRI研究部主任史坦(Aaron Stein)探討中方疑似測試的極音速武器對早期預警、飛彈防禦、核嚇阻有何影響。

葛瑞格說,報導提及的技術涉及將物體置於近地軌道並帶回地表,已存在數十年。中國太空計畫發展已久,肯定已掌握這項技術,「他們能辦到其實不令人意外」。

她說,洲際彈道飛彈發射後路徑可預測,飛彈防禦系統便於應付。1960年代美蘇冷戰時期,兩國都想突破對方防線,試驗將酬載射往近地軌道,之後離軌(de-orbit)攻擊地面目標,這類飛彈基本上沒有射程限制,路徑也無法預測。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之前否認報導內容,強調中方測試的是可回收太空技術。

葛瑞格說,報導所提技術也適用於美國昔日以太空梭將太空人帶回地面等任務,中方解釋不見得對應報導內容,但其實符合「把東西放到太空,依可控路徑帶回地表」的技術定義。

至於極音速飛彈是否會影響預警時間,葛瑞格分析,極音速武器初速雖快,重返大氣層卻會損失速度,接近地表目標時速度會慢於飛得高、軌跡長的洲際彈道飛彈,因此兩者從發射到撞擊地面的時間差不多都是30至40分鐘。

此外,除陸基雷達系統外,美國、俄羅斯、中國等技術先進國家都有基於太空的紅外線感測裝置,可偵測到極音速飛彈發射及在大氣層高速行進時生熱。葛瑞格說:「我們並非完全看不見。」

美國2002年退出反彈道飛彈條約(ABM),近20年來投入鉅資發展戰略飛彈防禦系統。葛瑞格說,中國將此視為自身核嚇阻生存能力面臨的重大威脅,擔心美國飛彈防禦技術一旦取得突破,將認定中國欠缺遭率先攻擊後發動反擊的能力,因而改變戰略平衡。

但她表示:「中國現有的洲際彈道飛彈就足以讓美國飛彈防禦系統不堪負荷,數量還在增加,所以從技術角度出發,中方沒必要打造全新武器迴避美國飛彈防禦系統。」

葛瑞格研判中方有在大國軍備競賽中「不落人後」的心態,想讓美國相信中方不斷花錢可躲過相互脆弱性,但她說:「大家生死與共,彼此都是脆弱的。根本之道是裁減核武,從外交著手,而非發展技術。」(編輯:郭中翰)11010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