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駐台協訓 彭博專欄:致力提高共軍侵台代價
(中央社台北13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媒上週揭露美軍已秘密駐台訓練國軍至少1年。彭博專欄分析,美軍駐台後,有可能實現美台高官互訪;未來拜登團隊會在遵守「一中政策」基本宗旨之際,致力提高共軍侵台代價。
「華爾街日報」7日引述未具名官員說法指出,美軍特種作戰及支援部隊約20多名成員駐台訓練中華民國陸軍小型分隊,美軍陸戰隊則與中華民國海軍從事小艇訓練。官員還說,美軍已在台運作至少一年,採輪調模式,意味美軍成員不同時間赴台協助訓練。
彭博今天刊出專欄作家史塔伏瑞迪斯(James Stavridis)對美軍駐台的分析專文。史塔伏瑞迪斯是美軍退役海軍上將,並曾擔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盟軍最高司令。
史塔伏瑞迪斯寫道,1970年代中期他從美國海軍官校畢業後,被分配到一艘準備部署至西太平洋的驅逐艦,當時預定停靠的港口包括基隆。那時候對海軍艦艇而言,基隆是個熱情友好的港口,而且經常可見掛著美國國旗的驅逐艦和巡洋艦出入台灣港口。
然而突然之間,他們訪問基隆和高雄的行程都遭取消,改停菲律賓和當時的英屬香港。他們既驚訝又失望,但也感受到一股地緣政治狂風正吹過東亞─時任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政府決定默認北京堅持的只有「一個中國」,放棄與台灣的外交關係和軍事接觸。
史塔伏瑞迪斯表示:「接下來40年裡,台灣境內看不到美國駐軍。(然而)根據可信新聞報導,情況在上週有所改變。」針對美軍駐台的報導,美台雙方都未否認,還有至少一名不具名美國官員加以證實。
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美台軍事關係的未來又為何?
史塔伏瑞迪斯指出,目前大戰略背景並未改變。美國依然遵循1970年代末期同意的基本宗旨,不給予台灣官方外交承認,亦不公開支持台灣獨立。史塔伏瑞迪斯說,這有可能是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週表示「我們將遵守台灣協議」的意思。
在防務安排方面,美國仍遵守「戰略模糊」政策,亦即不明確表態也不否認若台灣遭遇攻擊將協助台灣。美國已出售相當先進的武器系統給台灣、在國際論壇上挺台,並與台灣維持強健的貿易和投資關係。
史塔伏瑞迪斯指出,過去幾年來有種情況開始改變,那就是共軍對台立場愈來愈具侵略性。中國每年增添數十艘軍艦,而中國軍艦數量早已是全球之最。
目前美國海軍在海上攻擊和防禦系統、印太地區重要前進基地、核子動力潛艦和航艦方面,仍握有質的優勢。但中國有數量優勢,而且中國正逐步鞏固對台進行有效兩棲攻擊的能力。
解放軍空軍也在台灣附近加強行動,10月初有超過150架次的共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其中包括戰鬥機、轟炸機和反潛機。共機每次出動都讓台灣空軍面臨回應壓力,降低台灣防空網對未來大規模行動的敏感度,同時對美釋出勿強化與台關係的訊號。
現在這個區域的專家愈來愈不安。今年春天,時任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 Davidson)在國會聽證會上警告,中國6年內攻台的可能性很大。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上週也說,目前兩岸情勢緊繃是40年以來最嚴峻的時刻;中共目前已有犯台能力,但要付出成本,2025年成本將更為降低,並具備全面犯台能力。澳洲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和艾波特(Tony Abbott)也對北京最新獨斷態度示警。
史塔伏瑞迪斯預測,拜登團隊會遵守「一中政策」基本宗旨,同時致力提高共軍侵台代價,因此美國對台進行小規模但具戰術意義的特種部隊和陸戰隊部署,而且「接著而來的可能是高層官員互訪」。
許多觀察家也已呼籲對台強化防務支援,納入能在海上攻擊共軍艦艇的海軍打擊飛彈(Naval Strike Missile, NSM)、更精良的飛彈防禦系統(用以保護重要後勤基礎設施,如機場、港口、指揮控制中心等)、能按指令啟動的反艦智慧型水雷、網路安全攻防措施,以及讓特種部隊接受特定反侵略戰術訓練。
史塔伏瑞迪斯分析,美國也將致力強化區域內盟友、夥伴和友人決心─特別是與美國組成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日本、印度和澳洲。美國的歐洲盟友也將提升部署印太地區的頻率,例如英國新航艦伊麗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目前的任務。
史塔伏瑞迪斯說,與此同時,在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和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上週會面後,拜登也將推動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建立直接聯繫管道,包括今年稍晚可能舉行的視訊峰會,亦即美方將「在必要之處對抗,同時尋找可以合作的領域」,但問題終究得回到上述種種行動能否嚇阻北京。
史塔伏瑞迪斯在文末表示,目前局勢雖不會立即爆發,而且肯定不會在北京冬奧登場前發生,但緊張氣氛將逐步趨濃,但願拜習將如預期進行視訊會議,並坦率討論到台灣議題。(譯者:楊昭彥/核稿:徐崇哲)11010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