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展現高調強碰中俄興致 背後恐有國內因素
(中央社華盛頓1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拜登日前稱俄羅斯總統蒲亭「劊子手」,外交高層在與中方會談時又激烈舌戰。有分析認為,拜登政府意外展現出與俄、中爭鬥的興致,恐難脫美國國內因素。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市(Anchorage)會晤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外交部長王毅。這場會談是自美國總統拜登今年一月上任以來,兩國高層首度面對面溝通,但雙方昨天卻罕見在鏡頭前唇槍舌劍。
而拜登本人則是17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訪問被問到是否認為蒲亭是「劊子手」時答稱「是的」,不但促使俄國將駐美大使召回,蒲亭也回諷拜登的劊子手說法是講他自己,美俄外交關係降至冷戰後新低點。
「華盛頓郵報」報導,歷經川普政府4年捉摸無常的外交風格後,很多人本預期拜登會回到較傳統的做法,但新政府卻撕毀標準外交教科書範本,不吝抨擊中、俄政府首長與執政黨。
華郵指出,拜登政府上任短短兩個月來對與中、俄兩大對手罵戰意外地興致勃勃,這種戲劇化衝突僵局雖有助闡明華府告別川普後的新願景,卻會在外交上製造難以預料且不時混亂的後果。
與俄、中口角也會升高外界疑慮,搞不清拜登政府究竟是要與對方尋求富有成效的關係,抑或衝突與對抗會成為新常態。
英國廣播公司(BBC)主跑美國國務院的特派記者鄂希爾(Barbara Plett Usher)認為,今年一月川普支持者在白宮外集會抗議選舉舞弊時,裡頭有人標語是「拜登親中」,直言拜登會將美國出賣給北京,讓她感受到美國國內的氛圍。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談及美中會談出現舌戰一事說:「這次拜登政府更加希望從中美會談當中『得小分』,他們不想解決什麼實質性的大問題,只是想傳遞一種信息,這種信息就是:你看,我們不需要像川普那樣吃相難看,但是我對中國的施壓絕對不會比川普更弱、更軟。」
沈逸認為,美中關係現只是美國拿來投射國內結構性矛盾的工具,「以為可透過整中國的方式,迴避和拖延國內問題解決,用對中國施壓替代解決國內問題」。
美國和平研究所(USIP)一篇探究拜登政府對中國政策存有哪些挑戰的專文指出,美國決策者需在應對中國與全球安全環境浮動,以及應對國內挑戰之間拿捏。
專文指出,拜登政府匡列的國內4大挑戰:種族不公義、氣候變遷、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與隨之而來的經濟下滑。上述後3個或多或少牽涉中國因素,但最重要者在於美國政府的應對核心本質上會出於國內因素。(譯者:陳亦偉/核稿:盧映孜)11003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