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留印尼等候安置 難民:只盼過正常生活
(中央社記者石秀娟雅加達8日專電)阿富汗難民日前在印尼自縊身亡,難民議題再受關注。印尼不准難民工作,國際組織提供的居住環境惡劣,難民長年等不到收容國的安置,身心煎熬。過正常生活是很多難民的簡單願望,卻難以實現。
阿富汗難民阿瑟夫(Mohammad Asif Rezai)3日在印尼南蘇拉威西省(South Sulawesi)首府錫江(Makassar)一個難民收容所上吊自殺,年僅22歲。他16歲為遠離家園戰火,隻身逃到印尼,已經超過6年,仍沒有等到第3國的安置機會。
阿瑟夫友人說,無止盡的等待讓他對生命絕望,選擇以死亡結束一切。
曾多次發起向聯合國難民署(UNHCR)駐雅加達辦公室抗議的阿富汗難民哈山(Hassan Ramazan)5日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坐下來跟任何難民聊聊就知道,處在長期的挫折與壓力下,「很多人的心理狀態都出了問題」。
哈山目前住雅加達西區卡里德勒斯(Kalideres)廢棄軍營。雅加達省政府去年8月起切斷對這裡的所有補給,有好幾個月,難民都沒有水電、廁所可用,經多次抗議後,才恢復限量供應。現在電力僅夠用於小型電風扇或手機充電,一天只有兩個時段有自來水,水電費帳單、飲用水則有賴非政府組織或善心人贊助。
目前約1萬4000名難民滯留印尼,多數滯留超過8年。印尼未簽署聯合國難民公約,雖有處理難民議題的總統令,但不准難民工作,也未提供難民援助。
哈山表示,UNHCR總是要難民耐心等待,總是說要優先安置「最脆弱」的難民。但是,像阿瑟夫或其他之前自殺的難民,都不是UNHCR定義下最脆弱的難民,「他們每分每秒都等在電話旁,經過6年、7年、8年,怎麼可以說他們不脆弱?」
他呼籲UNHCR、國際移民組織(IOM),基於人道或任何他們選擇從事難民工作信仰的價值,儘速為滯留印尼的這群「被遺棄」的難民負起責任,讓難民脫離流離失所的生活。印尼司法人權部、外交部也應根據印尼的總統令,協助難民。
IOM在印尼多地設有難民收容所,收容約8000名難民,但居住環境惡劣。有些住錫江收容所的難民5月時連續多天露宿街頭,向從來沒有到過收容所,從來沒有回應難民需求的UNHCR、IOM抗議,希望他們重視難民處境。
在雅加達近郊南唐格朗縣(South Tangerang)錫朋(Serpong)的難民收容所,許多難民面對鏡頭拍攝都感到為難。他們說,IOM要求他們不得接受媒體訪問。
化名馬帝的阿富汗難民1日告訴中央社,他之前曾住在峇里島的難民收容所,那邊甚至不准難民外出,像是住監獄。他17歲時逃離阿富汗,在印尼6年期間,什麼事都不能做,只能自修英文、寫寫東西或運動。
馬帝說,他離開阿富汗時還是學生,身心狀態經過這些年的消磨,「我現在只想離開印尼、我想工作養活自己、過生活、和家人一起,其他我什麼都不想要」。
在印尼有超過5000名沒有獲得IOM安置的難民,完全只能自食其力。因印尼法律禁止難民工作,他們在印尼生活的艱苦,不難想像。
因伊朗迫害基督教信仰而來到印尼的韓納(Hanna)1日告訴中央社,她出生穆斯林家庭,之後她改信耶穌,這在伊朗是不被允許的,可能被判死刑。
韓納與同是基督教徒的先生結婚,為了順利成婚,不在教堂舉行婚禮,而是依伊斯蘭儀式,「這讓我們感覺很糟,好像我們有什麼罪惡似的」。婚後他們決定逃離伊朗。
韓納表示,她知道部分國家的人民不太接受難民,而在印尼,人民都對他們很友善,UNHCR則是沒有給難民什麼協助。她和先生在教會、教友和朋友幫忙介紹下,靠打不同零工方式賺取溫飽,例如汽車拋光打磨、做麵包、餅乾、手工藝品等。
韓納說,她很感恩來到印尼,「如果留在伊朗,我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活著」。但面對未知的未來與漫長的等待,她和先生經常非常沮喪,「有時候我真的感到絕望,我們不能規劃未來,不敢有小孩,也不知道還要等多久」。
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很多人都有被迫在家好幾個月防疫的經驗,韓納說,或許人們因此能體會難民被社會隔離的處境。
韓納說,加拿大等收容難民的國家也都受疫情衝擊,他們國家的人民比過去更需要政府照顧,難民或許更不易獲得安置。每當沮喪時,她會藉由畫畫、閱讀、禱告來緩解壓力,「我真的希望有一天,我可以過一個正常的生活」。(編輯:林憬屏)10907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