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樹釜山影展上映 勾起韓觀眾對父親思念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釜山10日專電)記錄屏東枋寮的素人建築師楊三二徒手蓋屋故事的紀錄片「家族樹」,今天在釜山影展首映,現場觀眾在映後分享,這部片讓她想起同樣為家人蓋了一座房子的父親,哽咽感謝導演拍了這部片。
「家族樹」導演蘇鈺婷今天在釜山國際影展播映後與觀眾對談,現場一名女觀眾分享,她的父親過去也因韓戰與家人分離,歷經戰後艱困生活,與楊三二一樣親自為家人蓋了一幢房子,「很遺憾的是,我沒能讓這座房子保存下來」。
她表示在看到楊三二女兒考慮到父親過世後,管理保存房屋的問題,感到相當了不起,難過表示父親留下的房子無法修復,在家人都搬走後荒廢,「變成了一座只留在回憶中的房子」,也感謝導演拍了這部片,讓她能重新想起父親。
蘇鈺婷也鄭重感謝這位觀眾的分享,「謝謝你讓我知道世界上也有其他地方發生同樣的事情,即使語言不同、地區不同,我們感受的感情都是一樣的,也都很努力不要遺忘」。
●看見家的可能樣貌
有觀眾好奇,是什麼讓蘇鈺婷堅持拍楊三二拍了10年,她說,一開始是覺得這種建築模式很特別,但在拍攝過程中,楊家人的相處方式讓她重新開始思考:「我為什麼要建立一個家?我跟家人的關係又是什麼?」
她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鄉下是沒有什麼祕密的,街坊鄰居都知道楊三二要蓋房子、蓋了好多年,在那個氛圍下持續支持下去是不容易的」,蘇鈺婷提到陳慧娟講過一句令她印象深刻的話:「人一生有一個夢想、一件想完成的事是很不容易的,我老公有,那我當然要支持他。」
「家人的支持是很細微的」,蘇鈺婷說,除了陳慧娟在經營餐廳之餘一直陪在楊三二身旁,2個長大後到外地唸書、工作的女兒在需要幫忙時總會出現,「許多家在外縣市、自己在台北工作的朋友,一年可能回家一兩次就算多了,但這個房子反而成為他們相聚的理由」。
這座一直未落成的木屋,在幾十年間逐步融入楊家人的生活,小女兒在父親耳濡目染下唸了建築系、成為室內設計師,大女兒的丈夫則為了「總要知道這房子怎麼修」,開始學習木工。
●不同居住方式與人生
也有人好奇楊三二為何會下定決心選擇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建築方式,不考慮用更簡單的釘子固定木料,蘇鈺婷說明,台灣地震多,楊三二在研究建造方式時發現,用釘子固定的方式很容易讓木頭斷裂,而他們當時居住的房子就有許多因921大地震受到破壞的地方,「他想給老婆跟女兒一個更完整的家屋」。
2012年是這部紀錄片的起點,但卻不是楊三二的,準備好組裝的近10年前,楊三二與妻子陳慧娟決定自建房屋後,楊三二便一頭栽進木造技術的世界裡,自己翻看古籍、用漢字閱讀日本建築師的著作,親自挑選木料、再慢慢用自己的雙手修改成所需尺寸。
「我第一次見到楊三二的時候他跟我說,你買房貸款要還30年,我如果花10年蓋這間房子,你覺得哪個比較划算」,這番話讓當時剛結婚、被長輩催著買房的蘇鈺婷開始考慮其他居住的可能性,但她也笑說,「當然我當時並不知道他又多蓋了10年」。
「我想透過這部片,讓觀眾知道房屋形式有很多種」,蘇鈺婷提到,她在來釜山前做功課時發現,很多韓國人不結婚是因為沒車、沒房,認為自己不具「結婚的資格」,「是不是也因此限縮了結婚的樣貌」。
●家家有個「叛逆分子」
楊三二在年紀很小時就被迫與家人各分東西,也曾為生計到沙烏地阿拉伯工作,直到與陳慧娟相遇才結束漂泊的人生,但在原本惡劣的居住環境中,經常與女兒住在不同空間,蘇鈺婷說,「對他們來說,房子蓋好後他們才真正開始學習在同個空間相處」。
「拍了他們,我才開始檢討自己與家人的相處」,蘇鈺婷認為,無論是主動選擇或被迫獨居,真實的見面同居,與透過網路通訊聯絡的感覺還是很不一樣。
「家的問題是共通的」,蘇鈺婷說,楊三二跟她父親生日只差4天,「我一直覺得4年級的中年男性很難捉摸,他們不太說內心的話」,她指出,每個家庭中可能都有一個像這樣難以理解的「叛逆分子」,「希望透過片子讓觀眾認識到,可以透過各種方式更了解家人」,「很多事當你不去接觸,是不會知道的」。
●自然的不可預測
這次拍攝也讓蘇鈺婷重新思考過去的創作方式,因為各種因素,楊三二的工期總是不按規劃前進,「有時候他打來,隔天就要動工,我就要趕快排掉工作、找攝影師下去」,但也因此讓整部作品更自然。
「當然創作都是再創造的過程,取景也是有想法才取」,但在家庭樹中,蘇鈺婷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訪談畫面,而是讓人物在生活場域中自由發揮,「這也是最能讓觀眾看到那個家的樣貌,以及人與人情感流動的方式」。(編輯:黃自強)11110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