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張吉安「南巫」入圍金馬2獎 揭馬泰邊界童年回憶

2020/11/17 12:52(11/17 16:3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台北17日電)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半自傳式首部長片「南巫」,雙料入圍本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與原著劇本,全片發想源於身為華人的他,處於馬泰邊界、光怪陸離的童年回憶。

「南巫」背景為1980年代末馬泰邊界一隅,男子和鄰居吵架後突然暈倒,救回家後又吐血卻吐出生鏽鐵釘,讓對於民間信仰半信半疑的妻子,在尋找醫治過程中也探索「降頭」,全片同時呈現馬泰邊界多元化的民間傳說,包括山神、鬼仔、田伯爺與拿督公等。

張吉安擔任全片導演、編劇、音樂製作與演員,在接受金馬影展聯訪時,他分享,全片有6、7成基於自己的童年回憶,也加上近距離觀察擔任降頭師的父親開神壇、解降頭的過程。

今年42歲的張吉安是馬來西亞第三代華人,出身於大馬北部的吉打州,緊鄰泰國南部,吉打也是「降頭」的發源地。

張吉安分享,降頭是當地生活的習俗,「可能老公不聽話,有『愛情降』;家裡孩子不聽話,就有『讀書降』讓他們愛讀書,只是降頭壞的部份容易被highlight」,他坦言拜80年代香港電影如「南洋十大邪術」所賜,降頭的負面刻板印象被加深,張吉安笑說「香港電影太誇張,而且根本沒有蜈蚣這種東西」。

從小接觸民間信仰的張吉安,雖出身大學電影科班,但畢業後大半時光都在從事廣播,更曾花10多年到大馬各地採集鄉音、做口述歷史,同時也從事公民運動。

2017年他才重新投入電影產業,並交出首部短片「義山」,以馬來西亞種族衝突的513事件為背景,入圍釜山影展短片競賽單元。2018年,張吉安再以首部半自傳長片「南巫」參與金馬創投,並獲得「內容物數位電影獎」。

「南巫」不僅是張吉安對兒時光怪陸離家庭經驗的回溯,也是他對華人身處東南亞中自我身分認同的探索,甚至也是對大馬政治複雜歷史的批判。例如全片時間點設定於1987年,即是大馬前首相馬哈迪獨裁政權,造成華人最恐懼的白色恐怖時期。

張吉安坦言,電影原有兩種版本,「全片有9成是我的意願,1成是另一個版本,為符合馬來西亞電檢局的刪減版本」,並表示希望有機會播出2個小時完整版。

不過片中仍保留致敬泰國名導阿比查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片段。阿比查邦的電影「華麗之墓」因為有一幕患上嗜睡症的士兵在播泰國國歌時睡著,被視為對泰王不敬,因此電影無法全球放映;因此張吉安特地在「南巫」插入電視頻道播放泰國國歌時,孩子依舊甜睡橋段,「不過我的代價就是進不了泰國國際電影節」。(編輯:陳仁華)10911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陳昊森曾敬驊一個眼神迸愛 默契好到導演加戲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