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改變注射疫苗習慣 高雄長庚論文登國際期刊
![歷經COVID-19,改變了國人對施打疫苗、配戴口罩、感染隔離認知。高雄長庚醫院醫師分析台灣民眾疫情前後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及流感疫苗行為,研究囊括長庚全台4大院區,統計4年,研究登上國際期刊。圖為高雄長庚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藍婕(左)看診情形。(高雄長庚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巧璉傳真 114年2月14日](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250214/1365x768_wmkn_0_C20250214000084.jpg)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14日電)疫情改變民眾生活,疫苗在預防醫學中佔重要角色。高雄長庚醫院透過4大院區、超過10萬人調查,「新冠肺炎疫情改變群眾注射疫苗之習慣」論文刊登於高分國際期刊Vaccines(Immunology前20%)。
高雄長庚指出,近來台灣及各國流感疫情升溫,民眾紛紛前往醫療院所接種流感疫苗,疫苗供不應求,顯示民眾預防注射行為與公衛議題、新聞報導等有直接關聯。
高雄長庚新聞稿表示,歷經COVID-19,台灣與全球共同面對近4年的疫情時代,改變了國人對施打疫苗、佩戴口罩、感染隔離認知。高雄長庚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藍婕、急診醫學科醫師莊柏群與感染醫學科主任陳怡君合作,分析台灣民眾疫情前後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及流感疫苗行為,研究囊括全長庚全台4大院區,統計4年,共收納10萬5386人次。
這篇論文「新冠肺炎疫情改變群眾注射疫苗之習慣」被國際高分期刊Vaccines於2023年5月刊登。研究比較新冠疫前(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與疫後(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數據,發現疫情後民眾施打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的人次顯著增加,表示民眾在疫情爆發後對預防接種意願提升。
流感疫苗接種年齡由疫情前的平均66歲降至54歲;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年齡由72歲降至68歲。台灣曾短暫缺乏新冠疫苗,民眾從報章雜誌或醫療人員建議中得知其他肺炎相關疫苗(流感疫苗與肺炎鏈球菌疫苗)可增加保護力,因而前往醫學中心施打疫苗的行為得到證實。
此外,無慢性病(無過去就醫診斷紀錄)的民眾接種疫苗的人次明顯提升,顯示疫情後民眾對自我保護力及預防醫學的認知更加鞏固。
研究受國際期刊關注重要原因之一在於台灣就醫便利性及可及性。台灣疫情爆發相對其他國家控制較緩和,即便有隔離警戒等政策推動,仍不阻礙民眾就醫,前往醫療院所施打新冠肺炎以外的疫苗成為民眾尋求醫療保護力的展現。
另外,流感疫苗在高風險族群(65歲以上、慢性病等)屬健保給付範圍,每年固定10月開放公費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23價自民國98年起,已逐步開放提供5歲以下嬰幼兒及75歲以上年長者公費接種。
高雄長庚指出,從研究明顯可看出,由於醫療便利及低經濟負擔等原因,相較其他國家疫情期間常規及非常規疫苗施打率下降困境,台灣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人次卻提高也引起國際重視。(編輯:孫承武)11402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