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嘉市大天宮鞭春牛勸勤儀式 流傳已久富教育意義

2025/2/12 15:41(2/12 15: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嘉義市大天宮12日舉行「祭芒神、鞭春牛勸勤儀式」,由嘉義市副市長林瑞彥(左)遵行古禮主行鞭春牛勸勤,各界貴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嘉義市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傳真  114年2月12日
嘉義市大天宮12日舉行「祭芒神、鞭春牛勸勤儀式」,由嘉義市副市長林瑞彥(左)遵行古禮主行鞭春牛勸勤,各界貴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嘉義市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傳真 114年2月1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市12日電)嘉義市大天宮今天舉行「祭芒神、鞭春牛勸勤儀式」,現場藉鞭春牛搭配12句吉祥話語,勸戒民眾春節已過,每個人都必須收心回到工作崗位,這是流傳已久且富含教育意義活動。

大天宮「祭芒神、鞭春牛勸勤儀式」,今天由嘉義市副市長林瑞彥、大天宮董事長鄭明山暨全體董監事以及多名議員等人先行三獻祭典,隨後由林瑞彥遵行古禮主行鞭春牛勸勤,信眾大德、各界貴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

林瑞彥致詞表示,「鞭春牛勸勤儀式」象徵農耕開始,農民相信透過鞭打春牛,可以驅散懶惰,為新的一年開啟豐收的契機,同時為市民祈福,期盼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林瑞彥指出,過去這項傳統儀式記載於「諸羅縣志」,並成為嘉義地區極具代表性的春耕信仰活動,可惜因日治時期政策變遷而中斷。今年能夠再次恢復這項傳統祭典,讓後世得以見證這段珍貴的歷史文化,意義非凡。

嘉義市民政處表示,大天宮為前清官廟「嘉邑先農壇」,創建於清雍正9年(1731年);當年以土塑春牛,進行鞭春牛,藉由鞭打春牛來喚起因為放年假而慵懶的精神,農民在鞭春牛儀式後,也相信土塑春牛的土能保佑農作物豐碩,因此會將春牛的泥土撿回加入自家農田,形成「搶春牛」風潮。(編輯:李淑華)11402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