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灣第一所育嬰堂 收容無數女棄嬰【影】

2017/8/3 12:22(8/3 13:1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市3日電)嘉義城隍廟今天以戲劇表演方式,重現200多年前林爽文事件後,因棄嬰日增,設立全台第一所育嬰堂的史實;根據文獻考證,當時收容的幾乎都是女棄嬰。

根據「台灣文獻」記載,台灣在清朝統治期間,因不肖官員營私舞弊,搜刮民脂民膏,造成吏治腐敗、民怨四起,前後共發生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戴潮春事件等3次大規模民變。

其中,林爽文事件、戴潮春事件,都與嘉義城有直接關係。林爽文事件,清廷費時1年4個月才平定,諸羅縣民因協助守城有功,由乾隆皇帝「嘉」獎縣民「義」舉,於乾隆52年(西元1787年)將諸羅改名「嘉義」。至於戴潮春(戴萬生)事件,嘉義城二度被圍,更是一頁慘烈的史篇。

對於地方誌有相當研究的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處副執行長徐文志表示,嘉義城第一次被圍是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3月,圍困至4月底、5月初時,城內糧食已盡,貧民只能吃龍眼核磨粉、攙雜米麵粉製成的「太平餅」。

嘉義官民與戴軍對峙時,嘉義知縣白鸞卿與地方紳士王朝輔、陳熙年等人為了安定民心,一起到城隍廟上香,發誓同心拒賊。

奇妙的是,同年5月11日晚上,南台灣發生大地震(當時罹難人數高達1700餘人),造成城牆傾圯,城內百姓漏夜用木頭、石塊填塞傾倒的城牆,安礮據守,讓戴軍無法攻入。

由於嘉義城內缺糧,陳熙年等紳士除了派員突圍、解運糧食之外,也向總兵林向榮求援。大地震之後不到一個月,在援兵、守軍內外挾擊下,殺退戴黨,嘉義城解圍。

嘉義城第二次被圍,發生在同年9月,由地方仕紳籌設「聯義局」協防,最後仍因城內缺糧而岌岌可危。當時富戶許山(安邦)傾家協助官兵,直到家產用盡。

許山的媳婦何氏也散盡私房錢相助,並買仙草乾熬成「仙草凍」以濟軍;一般百姓「多掘草根、煮敗革為食」,情況十分悽慘。

徐文志指出,嘉義城二度被圍困,直到同治2年(西元1863年)2月才由水師提督吳鴻源率兵、配合守將湯得陞開城門夾擊,嘉義城才二度解圍。

由於地方認為城隍爺保佑,嘉義城才能轉危為安,於是奏請欽差辦理台灣海防大臣沈葆楨,請其上奏朝廷加封嘉義城隍為「綏靖侯」,並由光緒皇帝頒予「台洋顯佑」匾額。

「台灣文獻」記載,嘉義城內的育嬰堂,相傳於1796年在城隍廟左側設立,專門收容被遺棄的女嬰,或因貧窮而無法養育的棄嬰,運作經費來自義捐,後來因為經費不足而經營困難。

清同治6年(西元1867年),地方仕紳陳熙年、賴時輝倡議重興育嬰堂,由浙江貢生陳尚惠(慵士)負責收養事宜。1895年中日甲午戰敗,日人據台,仍延續育嬰堂事業,直到1906年才由日人併入台南惠濟院。10608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