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科大拍瀑拉研討會 盼找回失落文化
2016/6/13 18:02(6/13 19:29 更新)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13日電)弘光科大舉辦「2016拍瀑拉PAPORA學術與產業研討會」,會中學者表示,近年來大肚山麓被開發,地下埋藏的平埔族文化被揭露,盼透過研討會,讓更多人重視失落的拍瀑拉族文化。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主任屈慧麗指出,台中盆地與大肚台地為平埔族拍瀑拉族群史前活動之處,近20年大肚山麓一再開發,地下埋藏文化因而被揭露。
屈慧麗表示,考古學是探討「過去」,但是自然景觀與文化資產管理則是「現在」,隨著人們遊憩與觀光時間增加,自然與遺址公園為當今經濟體系中具有發展潛力的事業之一,可作為展現考古教育與推廣大肚山保育與觀光的一種溝通橋樑。
台中市沙轆社文化促進會理事長潘明燈介紹「拍瀑拉沙轆社發展史」,他指出,沙鹿原名「沙轆」是平埔族生活區域,台灣大道旁「番仔廟」保存著先民遺骸,因道路拓寬,只得將先民遺址遷移,成立「普善寺」供奉。
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弘光科大通識學院副教授、研討會召集人計文德表示,他研究從距今4500至3000年前的牛罵頭文化,到距今3000至1600年前的營埔文化、距今1600至400年前的番仔園文化,都有可能和平埔族拍瀑拉族群有關。
牛罵頭文化協進會理事長吳長錕說明「從牛罵頭展開大肚王國的夢幻尋旅」構想,他說,清水區古早稱作「牛罵頭」,原為平埔族拍瀑拉族牛罵社之社域,「牛罵頭遺址」不僅為台灣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的代表,也足以列為台灣的國定古蹟。10506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