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監控有成 2024年國產茶產地鑑定合格率96%
![為防止境外茶混充台灣茶,行政院自民國110年起至去年底展開8階段聯合稽查,去年國產茶產地鑑定合格率已達96%。圖為嘉義縣茶農忙著採收高山春茶。(中央社檔案照片)](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250214/1200x900_496135767180.jpg)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14日電)為防止境外茶混充台灣茶,行政院自民國110年起至去年底展開8階段聯合稽查,在持續監控防範下,國產茶產地鑑定合格率已從110年的82%,提升至去年的96%,顯示監控防範有效嚇阻不法行為。
行政院今天舉行「食品安全聯合稽查專案小組第47次會議」,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會後發布新聞稿指出,為提供消費者購買台灣茶正確產地資訊,政府自110年9月至113年12月採8階段聯合稽查,分別到量販超市、茶行、輸入茶葉下游業者及販售春節茶葉禮盒商店等地點抽樣進行茶葉產地鑑別檢驗,共檢驗2400多件樣品,混充台灣茶部分皆已移送檢調單位查辦。
食安辦說,去年國產茶產地鑑定合格率達96%,相較110年合格率82%,顯示在跨部會持續監控防範下,已有效嚇阻不法行為;另為強化國產茶溯源管理,農業部已公告「指定國產茶葉為應登錄溯源資訊之農產品及其應遵行事項」,去年辦理國產茶溯源標示檢查共1157件,合格率也達92%。
進口雞蛋聯合稽查部分,食安辦說,去年2月至6月底,由衛福部及農業部定期盤點進口蛋品業者名單,針對進口蛋品業者及其下游逐層執行聯合稽查,總計查核輸入及其下游業者計8家,產品標示7件,皆符合規定。
另外,進口牡蠣混充台灣蚵一事,食安辦說,自112年12月至今年1月間,衛福部及農業部共採樣73件,產地鑑定結果有7件為境外牡蠣,均依法移送檢調單位偵辦;另為有效掌握產業銷售鏈,農業部已於去年10月16日公告將牡蠣販運商納入溯源管理。
至於今年聯合稽查項目,食安辦說,將強化執行牡蠣產地標示稽查專案及其溯源管理,同時為擴大防堵具食安風險疑慮的色素流入或誤用於食品鏈,將由環境部及衛福部針對「具著色用途之食安風險疑慮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業者」啟動聯合稽查。(編輯:林興盟)11402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