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成癮問題大 教育部次長分享引爆親子衝突經驗
(中央社記者林敬殷台北17日電)手機成癮成為各界關切議題,兒少手機成癮甚至是家庭衝突的最大主因。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今天表示,他的親子關係一向很好,唯一發生衝突就是為了手機,常常在檢討小孩時,也會被小孩檢討。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舉行「過曝世代、手機成癮與校園學習」公聽會。
列席的張廖萬堅在書面報告指出,手機成癮是一種行為成癮,使用者無法控制使用手機的習慣,在不需要的情況下,仍無法停止查看手機,可能造成的影響包括,注意力分散、學習時間減少、學習效率低下、壓力與焦慮增加。
報告提到,為了避免手機成癮帶來的影響,並使行動載具成為增進學習的工具,教育部已持續辦理防範手機成癮相關措施,引導學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學習效率及維護身心健康。
除書面報告所提,張廖萬堅也分享自己的經驗表示,他跟自己孩子的親子關係一向很好,唯一發生衝突就是為了手機,常常在檢討孩子時,也會被孩子檢討,包括對手機使用方式跟時間。他期盼各界提供意見,共同尋求更好的方式,教育部會依循制定相關的法規跟政策。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說,他也有手機成癮的傾向,手機放在褲子口袋,有時會以為有在震動,拿出來之後,其實並沒有收到訊息。手機成癮是全社會面臨的問題,除了教育部、文化部之外,數發部、衛福部也應納入一同參與共思解決之道。
民進黨立委郭昱晴也分享自己的經驗,她說,有一次和朋友聚餐,兩個家庭的小孩年齡相仿,但聚會時,孩子沒有互動,各自看自己的手機。
民進黨立委范雲表示,去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報告指出,使用手機有促進學習的功用,但同時也常使學生無法專注。瑞典即將立法,規範小學生不得在校園內使用手機,德國、法國與比利時也在今年9月開學時,試辦課堂期間的手機禁令。
范雲說,她在大學教課,有次在觀看紀錄片課堂上,為避免光害要求學生關手機,但有一名學生仍在使用手機,她提醒後,該名學生立刻拂袖而去,讓她了解到老師很難管理學生的手機問題。(編輯:謝佳珍)11310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