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智庫分析中國隔離台灣情境 緊縮海關規定為起手式

2024/6/6 11:02(6/6 11:2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一艘貨櫃輪準備駛離高雄港區。(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一艘貨櫃輪準備駛離高雄港區。(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5日專電)美國智庫今天指出,比起封鎖,中國短期內更可能對台灣進行隔離(quarantine)。在此情境下,中國先公開宣布強化海關規定,出動海上執法單位鎖定高雄港等,登上「不合規定」的船隻,從而建立台海新常態。

根據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實力計畫今天公布的報告,「隔離」有時與「封鎖」(blockade)交替使用。這份報告將隔離定義為由執法單位主導的行動,意圖將態勢保持在武裝衝突的門檻之下;封鎖本質上主要是軍事性行動。

報告並分析中國有限及全面隔離台灣的兩種情境。有限隔離方面,目的並非切斷台灣的貿易通道,而是一種灰色地帶行動。在隔離行動開始的幾天或幾周前,除了海上執法單位,北京還會動員部分軍隊,並召集附近的海上民兵漁船。

中國先公開宣布「強化海關檢查規定」,內容避免使用「隔離」或「封鎖」等字眼。所有進入台灣的貨船及油輪必須提前向中國有關單位提交海關申報文件。中國執法船隻將被授權登船進行檢查。

隔離措施將在宣布後48小時內上路。中國當局不會公開具體的檢查地點,但計劃以台灣最繁忙的港口高雄港為目標。中國船隻隨後入侵台灣24海里的鄰接區,偶爾靠近12海里的領海線。這些行動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因為中國不承認台灣對這些邊界的主張。

約20艘海上民兵漁船將支援這些執法船。民兵漁船無權對商船進行登船或搜查行動,但能在某些區域內密集行動來填補中國「情報、監測與偵察」(ISR)的空白。中國海軍也部署近30艦艇,阻止外國海警隊或軍隊干預。

如果中國遇到相對有限的阻力,且大多數公司遵守中國的新海關規定,北京將在大約一周後開始縮減行動規模。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周內,台灣周圍仍然有大量的中國執法及軍事部署,這表明中國已經建立了新常態。

第二情境是第一情境的大幅升級版,也就是中國宣布新的強化海關檢查規定,要求貨物進入台灣前提早向中國當局報告。然而,這次中國會公開宣布隔離區涵蓋台灣全島。

北京將部署超過30艘執法船隻,成為中國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海上行動。其中最集中的地區是高雄沿海。北京還在台北和台中西部海岸港口部署了十多艘船,在台灣第二大進口樞紐基隆港附近部署9艘。最後,派出6艘到東部較小的花蓮和蘇澳港。

中國也在台灣東南部部署山東號航空母艦編隊群,及頻繁出動殲15在台灣東部飛行。

在這個情境中,中國在登船檢查船隻方面更為積極,每天至少攔截一到兩艘船,主要針對台灣籍船隻,同時似乎也對仍與台灣保持正式外交關係的幾個國家船隻進行檢查。由於中國執法的不確定性提高,許多船運公司選擇延後出貨,導致輸台貨物量大幅下降。

這些行動持續了兩個多星期,然後強度及頻率開始降低。但大量的海警和解放軍仍持續在台灣周圍運作。

報告指出,雖然中國有能力成功執行這些隔離行動,但這些行動需要的操作,比北京迄今祭出的任何行動都來得複雜。此外,這樣的作法對中國來說風險很高,成功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台灣、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反應。(編輯:韋樞)11306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