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林中斌:4點理由研判賴總統就任後不會台海衝突

2024/5/21 12:32(5/21 21:5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總統賴清德(前左)21日上午由總統府祕書長潘孟安(2排左2)陪同,前往台北市國民革命忠烈祠向國父暨忠烈殉職人員致祭。中央社記者鄭清元攝 113年5月21日
總統賴清德(前左)21日上午由總統府祕書長潘孟安(2排左2)陪同,前往台北市國民革命忠烈祠向國父暨忠烈殉職人員致祭。中央社記者鄭清元攝 113年5月2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1日電)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指出,儘管有人擔心2024年台、美大選年台海恐發生危機,基於美國兩黨總統參選人都傾向避戰、開戰有違習近平政策方向等理由,他研判台海不會發生衝突或戰事。

總統賴清德20日宣誓就職,在演說時強調將秉持「四個堅持」,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致力維持台海及區域和平穩定,確保全球免於戰爭的恐懼。

美國國務院指出,美國歡迎賴總統在就職及勝選之夜演說提到,要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及兩岸關係現狀的承諾,並呼籲北京保持克制,重申中國不應利用台灣政權交接期為藉口或理由遂行挑釁或威嚇。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China Power Project今年1月22日發表一份對52名美方專家、35名台方專家就中國在2024年及之後對台態度的調查,發現68%受訪美方專家認為「2024年可能/極可能出現台海危機」,持相同看法的台灣專家也高達58%。

對此,林中斌表示「容我提出不同觀點-台海不會在2024年爆發危機。為什麼呢?有幾個理由」。

林中斌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已設下防止美中滑向衝突的護欄,幾篤定代表共和黨再戰的川普也不會有開戰意願。就他了解,美國2019年兵棋推演美中開戰結果將是慘勝或慘敗,讓華府對台海作戰有所警惕。

他說,俄烏戰爭及中東衝突擴大進一步限縮拜登政府行動自由,因此拜登於2022年便推動華府積極與北京建立溝通管道,避免衝突升級。

其次,林中斌認為台海爆發衝突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二十大」後悄然進行的政策改革方向背道而馳。他認為北京對外已逐漸從「戰狼外交」轉向,對內原本受打壓的民企已回歸。在內外政策調整下,台海軍事衝突有違北京與西方往來及重振經濟的新政策走向。

他研判今後北京對台手段仍會維持「軟硬兩手」,包括持續拉攏社會團體及年輕世代訪問中國,適度對台解禁農產品貿易(軟的一手);在台海尤其金門一帶發布禁航禁飛區,增加戰機在台周邊襲擾次數及強度(硬的一手),操作也會更加細膩。

長年研究共軍戰略的林中斌認為,第3點是北京仍看重「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中國傳統戰略文化。北京當局長期透過外交、經濟等手段對台施壓,配合軍事實力為後盾,他在1988年提出所謂「超軍事手段優先」一詞,早於且涵蓋現在熱烈討論的「灰色地帶」概念。

他認為,不流血傷亡的海空演習是中國對台戰略另一關鍵要素,「2003年解放軍將領提出『臨界威懾』,2016年以來中國在台灣周邊舉行軍事演習,採延續不斷並推到極限的思維加大台灣心理壓力,北京認為這樣已足夠」。

第4點是林中斌認為,賴總統具備避免兩岸開戰而務實調整的潛力。儘管賴總統之前擔任閣揆時曾講過「抗中保台」,但之後以副總統身分認同並稱「和平保台」,顯示賴總統仍有一定的靈活性與可塑性(malleability)。基於這幾點理由及相互作用,林中斌研判台海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發生戰爭。(編輯:陳亦偉)11305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賴總統就職演說 中國學者指美介入「兩國論」答卷
172.30.1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