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奪台邦交國 馬國學者:實質交流更重要
(中央社記者郭朝河吉隆坡23日專電)台灣上週經歷索羅門與吉里巴斯相繼斷交,馬來西亞學者認為,目前歐美對中國的態度開始轉變,台灣外交遭打壓落實中國霸道形象,而台灣力行實質的國際交流才是正確道路。
中國持續打壓台灣邦交,誘使索羅門與吉里巴斯與台斷交,台灣接連失去2個太平洋友邦,台灣邦交國數量降至15個。
馬國華社研究中心研究員莊仁傑表示,單單從目前台灣的邦交國數目來看,可說是岌岌可危;但從台灣當下對外關係來看,台灣可能化危機為轉機。
他認為,正式的邦交在國際關係上是有利的,因此,斷交對台灣而言終究是一個損失。但是,由於歐美國家近來對中國政府的態度開始轉變,這也有利於台灣國際地位的提升。
他舉例,最近德國民眾向國會請願,建議德國政府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對台灣而言就是一大鼓舞。而隨著中國政府對台灣的不斷打壓,更加落實了中國在國際上的霸道。
莊仁傑認為,增加邦交國數目雖然重要,但這非一朝一夕之功。邦交國的真正意義在於重視實質的國際交流,如今台灣對其他國家力行貿易和教育交流,並提供實質援助,例如農業和醫療上的技術援助,這反倒是正確的道路。
此外,台灣標榜自己的民主、自由與重視人權,放眼在目前再度逐漸走向對立的世界裡,可說是重要策略。尤其是台灣新南向政策規劃很好,也有一群人努力落實加強台灣與各國的雙邊關係,這些都是台灣未來的競爭優勢。
他以馬來西亞電影院近期看到台灣觀光局播放的廣告為例,廣告中宣傳台灣擁有對穆斯林友善的旅遊環境等,都能吸引外國人踏出第一步去認識台灣,增加國際社會對台灣的了解。
莊仁傑也補充,在馬來西亞的商業和教育上,可以看到許多留台組織和留台人士的努力耕耘,民間機構和台灣也有諸多交流。
但他強調,如何讓更多人感受到台灣的存在,突破中國對海外華人的統戰宣傳,甚至是思考台灣如何不要被新南向政策給侷限,增進台灣在國際上的優勢,這些都是台灣未來要面對的努力方向。(編輯:周永捷)108092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