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假消息 NCC:公民媒體識讀能力是最佳利器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2日電)假消息氾濫,教育部次長林騰蛟今天說,明年將實施的課綱中,包括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培養學生思辨能力;通傳會副主委翁柏宗說,公民的媒體識讀能力,是對抗假訊息最佳利器。
民進黨立委黃國書、葉宜津下午在立法院舉辦「打擊假消息!建構媒體識讀教育」公聽會。葉宜津說,台灣是言論自由的國家,也是民主法治國家,但全球面對假消息問題,很多假言論自由之名,行破壞言論自由之實;絕大數假訊息都是境外傳入,應思考怎麼做才能真正阻止假消息干擾,捍衛言論自由才是主流價值。
出席公聽會的林騰蛟說,目前資訊科技發達,假消息非常氾濫,不僅一般民眾接受訊息時難以辨別真假,學校也是同樣狀況;除了傳統電視、報紙、廣播之外,網路、社群網站也是接收訊息的重要管道,潛移默化影響學生行為、思想與價值觀。
林騰蛟表示,如何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瞭解媒體訊息內容意涵,教育部在各教育階段透過正式課程、講座課程進行媒體素養教育,教育部審議中的課綱將在明年8月1日實施,其中包含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盼學生善用資訊、媒體能力,理解各類媒體的意義與影響。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說,文化部了解民主化基石是個人自由,包含言論自由,但消息來源必須是正確的,否則會破壞民主基石,媒體識讀教育就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於兒童;公民團體若願意推動媒體識讀教育,文化部會大力支持。
李連權表示,文化部近年給公廣集團預算大概成長兩、三倍,在商業媒體之外也應支持公共媒體發展;另外文化部也會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教育部討論,如何建立自律與他律。
翁柏宗表示,科技進步快速讓假訊息散播快速,如何即時澄清,避免假消息造成社會影響,歐盟成立高階專家工作小組的研究報告指出,公民的媒體識讀能力,是對抗假消息最佳利器,可強化公民辨別、思考能力,也可取回使用媒體的主動權,政府應將媒體識讀視為核心素養,必須從小扎根,透過教育養成逐步來做。
翁柏宗說,巴西也將媒體識讀列為國民教育的一環,教導學生如何辨識假訊息,瀏覽文章時要思考創作者是誰、誰可能對這篇文章感興趣等,教導學生判斷訊息真偽。行政院最近召開跨部會會議,教育部願意對媒體素養培訓擔任主軸,各部會要共同協力;通傳會促成媒體產製、閱聽人兩端連結,鼓勵廣電事業、民間機構、大專院校辦理媒識讀活動,廣電媒體也要思考自身媒體責任。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胡元輝說,有些短期作法可以對抗不實訊息,如何讓事實查核機制更即時、社群平台自律;長期則是媒體素養部分,是對付不實訊息的基本觀念與作法。這不是單一部會可以解決,需要跨部會處理,由教育部主導比較合適;另外也要跨產業,不只是產製者,還有傳播者、接收者等,社群媒體平台業者也應負責。(編輯:林沂鋒)10711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