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醫院個別總額將上路 健保署3配套避免醫療人球

2025/2/4 16:49(2/4 17:0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健保署台北業務組外觀。(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健保署台北業務組外觀。(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4日電)醫院總額分區共管,全國試辦陸續於今年第1、2季上路,健保署透過門診、住院加權,與台北區急重症不受當年預算限制等3項配套,避免未來固定各醫院額度可能出現醫療人球問題。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今年推出「個別醫院前瞻式預算分區共管試辦計畫」,因各醫院管理狀況不同,推動門診減量,不能齊頭式要求各醫院都要減2%,盼藉固定各醫院額度,促進醫院自我管理,避免重複或不必要檢查,達到門診減量效果。

健保總額是匡列預算金額,醫療服務給付事後論點數計算,一旦服務爆量,點值就會稀釋,未來大醫院避免點值滑落,門診將減少,民眾擔心掛號變難,或出現醫療人球。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天說明,醫院個別總額目的是精進資源配置,創造合理門住診占比。

石崇良表示,醫院若不希望自身市占率萎縮,必須在不衝量的前提之下,維持服務提供,也就是未來健保署會非常重視的「合理成長率」。

石崇良指出,合理成長率必須兼顧門診人數與人次,鼓勵醫院收治門診新病人,避免醫院拒絕病患,讓就醫人數穩定成長,但應避免同一個病人重複多次就醫的現象。

再者,若僅門診衝量,但住院服務下降,醫院合理成長率也會縮水,甚至將依照住院疾病嚴重度提供不同加權,保障病人就醫權益。石崇良說,尤其醫學中心門診減量是新制重要目的,希望將負責治療急重症的醫學中心,從112年門診占率54.5%降至50%,達到門住診各半。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個別醫院前瞻式預算分區共管試辦計畫,除台北區(北北基、宜蘭縣、金門縣、連江縣)第2季開始實施,全國其他分區從第1季開始。石崇良表示,各區管理原則一致,但仍保留各分區共管彈性,如台北區在急症難罕症照護等特定排除列計不設上限,避免急重症患者被排擠。

將全面上路的醫院總額分區共管是參考南區業務組「斷頭制」模式,但有醫師指出當地嚴格控制醫療行為,患者排隊5個月等電腦斷層掃描。對此,南區業務組長林純美說,過去3年當地電腦斷層(CT)執行高於全國,核磁共振(MRI)則相當,服務如常,未因執行方案影響檢查開立。(編輯:管中維)11402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