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打造3D癌組織 國衛院研發癌藥測試利器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5日電)癌症治療日新月異,國衛院團隊研發「體外3D癌細胞培養技術」,打破平面式培養,用多孔性骨支架模擬真實環境、專利技術加速生長,形成體外癌組織工廠,有助測試藥物療效。
這項研究由國家衛生研究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董國忠團隊進行,已於2022年發表於國際重要期刊,並申請專利,並於今年8月起開放接受「測試藥物腫瘤組織學體外評估」委託服務,正與國內生技公司洽談技術轉移。國家衛生研究院今天召開記者會說明這項新技術。
國衛院副院長陳為堅說明,癌症治療方式日新月異,須依據每個患者腫瘤環境不同發展個人化醫療。傳統上癌症藥物測試仰賴老鼠等動物實驗,但仍與人體有異;組織培養雖可利用培養皿,但僅能長成荷包蛋式的2D環境,近年雖發展出類似「蚵架」的立體培養方式,仍與人體差異甚大,且生長相當緩慢。
董國忠解釋,人體腫瘤組織生長微環境其實相當不規則,並不是均勻環境;且當組織長得夠大,藥物要進入組織時就會開始有「阻抗」特性,需要穿越障礙才能進行毒殺,所需濃度會比殺死平坦少量細胞要高,因此模擬真實組織環境,在藥物測試中相當重要。
研究團隊以磷酸鈣與明膠,製做出類似菜瓜布的多孔性骨支架;並利用蛋白質區域性固定,避免組織中蛋白質失去活性,創造2種以上細胞可以生長的環境;再加上專利「腫瘤加速器」技術,成功打造出與癌細胞具有良好相容性環境、加速腫瘤組織生長。
董國忠指出,團隊已將此技術測試用於肺癌、腦癌、胰臟癌、骨癌、乳癌等10多種癌症細胞培養。其中胰臟癌細胞平均14天就可以培養出0.6公分的腫瘤組織,足以反映實際藥物使用狀況;培養乳癌組織,也可以反映出若轉移到骨頭時,癌細胞會明顯鈣化、容易導致癌症快速惡化的情況;甚至可模擬皮膚組織發生病變時,自然產生抗癌物質團塊的過程。
國衛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所長吳嘉文指出,這項「癌組織工廠」在臨床醫學上將是1種革新的運用,可望縮短細胞測試與動物試驗的落差,有助新藥開發,更可以較準確地測試患者使用藥物的效果,將有助落實個人化醫療、進行癌症精準治療。(編輯:李亨山)113112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