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胸悶頭痛找不到原因 竟是青光眼險釀失明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8日電)今年75歲的張姓婦人曾因胸悶頭痛四處求醫,起因竟是青光眼。醫師提醒,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可能以心慌、喘不過氣表現,160公分以下、逾50歲、遠視100到300度的女性尤其須注意。
張姓婦人多年前因為胸悶、頭痛,到各醫院心臟科求診,看了1年都找不到問題,頭痛到無法長時間久站、甚至會嘔吐,最後在醫師建議下做「眼底檢查」,盼從眼底血管找出問題所在,才發現罹患青光眼,眼壓高到35毫米汞柱,若再拖恐有失明風險,服用藥物、控制眼壓後症狀大幅改善。
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理事長、三軍總醫院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今天在衛教記者會說明,一般來說,正常人眼壓會在20毫米汞柱以下,青光眼患者則會過高,造成視神經病變及視野缺損,病況若惡化,可能導致視野縮小、最後恐造成失明。
至於張姓婦人所罹患的「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呂大文說明,患者在亞急性發作時,可能會出現心慌、喘不過氣來的現象,甚至還可能會頭痛,因此約有10%到15%患者會到神經內科或心臟科就診,須進一步檢查才知道,尤其以女性、身高160公分以下、年齡大於50歲,遠視100到300度者要注意。
呂大文說,臨床上許多青光眼患者是做公司健檢或年度體檢時發現。有家族遺傳史、近視500度以上、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受過眼球外傷,及長期服用類固醇、部分精神科藥物者,也都是高危險群,應每半年到1年進行檢查。
對於青光眼患者,呂大文指出,須注意憋氣、倒立、重訓和仰臥起坐,都可能造成眼壓上升,其中尤其須注意鍛鍊時要避免憋氣。此外,若在10分鐘內喝下500c.c.的水,也會造成眼壓快速上升,因此建議患者要少量多次喝水,每次不要超過150c.c.、間隔半小時,對眼睛會比較好。
張姓婦人說:「青光眼一定會瞎,但要讓它進棺材以後再瞎!」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醫師宗大欣提醒,青光眼有無法逆轉、無法預防、無法治癒3大特性,早期發現與持續監測眼壓是保護視力的關鍵,但發病悄無聲息且有年輕化趨勢,定期追蹤眼壓變化,有利及時介入治療,避免視力受損。(編輯:管中維)113102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