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颱風走後熱傷害回升 醫提醒服藥者注意防範

2024/7/29 16:2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9日電)颱風過後高溫接續發威,衛福部統計,昨天單日熱傷害就診人次高達76人。醫師提醒,服用止痛劑、抗組織胺、利尿劑、降血壓、抗憂鬱等藥物者,需特別小心防範熱傷害。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7月累計至28日,熱傷害就診人次已達1099人次,超過去年整個7月的887人次。上週雖有颱風凱米影響,24日至26日熱傷害就診人次都僅個位數,但昨天又飆上76人次,創下本月新高。

衛福部統計熱傷害定義,包含熱及光的影響,如中暑、熱暈厥、熱痙攣、缺水性中熱衰竭、鹽分缺乏所致之中熱衰竭、中熱衰竭、暫時性熱疲勞、熱水腫、其他特定之熱影響、熱及光之影響;過熱如氣候過熱所致的意外事故、人為因素過熱所致的意外事故、過熱所致的意外事故等。

馬偕醫院急診醫學科資深主治醫師張國頌告訴中央社記者,熱傷害是環境傷害的一種,尤其容易出現在運動場合,其產生原因很多,多是因為環境溫度、濕度特別高,散熱不良造成。

就醫療因素來說,張國頌說,服用止痛劑、抗組織胺、利尿劑、降血壓藥、抗憂鬱症藥物,都會造成體溫調節不良;或是患者本身已有發燒情況也要注意,及中風後體溫中樞遭到破壞,也要特別小心,一旦水分補充不足,就可能發生熱傷害。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張國頌說明,熱傷害包含熱痙攣、熱衰竭、熱中暑或熱疹等,在醫療端可從患者冒汗、冒虛汗、冒冷汗、不冒汗到昏迷的情況,判斷嚴重程度;治療方式,可透過躺平休息、抬高腳部、吹電扇,用冰水冰敷,並飲用涼水,來協助患者調節體溫,若洗冰浴或水域降溫,則要小心患者昏迷落入水中反而嗆水。

避免熱傷害發生,張國頌說,盡量補充水分,減少到戶外曬太陽,到戶外也盡量在陰影、樹蔭下;若已經發生意識狀態改變,開始不清楚甚至昏迷,務必盡快叫119送醫。(編輯:李淑華)11307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