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政大發表AI白皮書 融入人文專業助駕馭AI工具

2024/6/23 14:32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3日電)因應AI熱潮,政治大學發表AI政策白皮書的初步架構,除了學習如何使用AI工具,還要將人文專業融入AI領域,探索人文社會領域難以被AI取代的重要價值,進而駕馭AI工具。

政大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因應全球AI風暴,政大花2年時間,深度訪談校內教師及校外專家學者,以及參與跨域研究計畫的學生等35名受訪者,近日發表AI政策白皮書的初步架構,提出「AI時代高等教育的挑戰:專家訪談報告」,探討AI時代人文社會科學高教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由於AI可取代大量重複性工作,專家訪談報告提到,未來從事行政人員的中階人才數量會大幅減少,建議頂尖大學應以培養前瞻性人才為目標,高教應重新評估高階人才的定義與篩選方式,並強調創造力、情感力和倫理思考的重要性,培育AI人文跨域人才應具備結合不同領域知識、系統性思考和不同分析方法的能力。

政大校長李蔡彥認為,AI作為1項技術,需以人為出發點,切入問題解決與發展願景;「政大在AI和永續上,絕對不會缺席」,人們在AI時代中,應歷經「懂AI」、「用AI」、「幫AI」、「駕AI」等4階段,除了學習如何使用AI,還要將人文專業融入AI領域,創造嶄新視野,同時探索人文社會領域難以被AI取代的重要價值,進而駕馭AI工具。

政大副校長詹志禹表示,AI雖在技術層面上表現優異,但缺乏好奇心、情感、關懷、自我覺察和反思的能力,無法完全替代人類在意圖和目的上的獨特性,人類擁有高層次的思維、創造力和啟動世界的能力,這些都是AI無法企及的。他也提出「人文AI,永續未來」的願景,強調政大應投資於社群連結和跨域合作,以因應AI帶來的挑戰。(編輯:管中維)11306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台股週線連3紅 法人:AI與半導體雙主軸不變
172.30.1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