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母親節不快樂 可能罹患「康乃馨身心症候群」

2024/5/11 15:40(5/11 17: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阮綜合醫院身心科醫師洪櫻娟(圖)表示,有些人在母親節前後,出現消沉、愧疚、憂鬱等情緒,甚至出現酗酒、失眠,這是「康乃馨身心症候群」,可透過藥物與心理治療改善。(阮綜合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巧璉傳真  113年5月11日
阮綜合醫院身心科醫師洪櫻娟(圖)表示,有些人在母親節前後,出現消沉、愧疚、憂鬱等情緒,甚至出現酗酒、失眠,這是「康乃馨身心症候群」,可透過藥物與心理治療改善。(阮綜合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巧璉傳真 113年5月1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11日電)有些人在母親節前後,出現消沈、愧疚、憂鬱等情緒,甚至出現酗酒、失眠,阮綜合醫院身心科醫師洪櫻娟提醒,恐是「康乃馨身心症候群」,可透過藥物與心理治療改善。

洪櫻娟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母親節不只有快樂、感恩的氛圍,對於缺少母愛或與母親有心結難解的人而言,鋪天蓋地而來各種形式慶祝活動,反倒加重了無用自貶、無望消沉、自責愧疚、罪惡自殘等情緒矛盾糾結,甚至會出現憂鬱、失眠、酗酒等狀況,就是「康乃馨身心症候群」。

洪櫻娟舉例,一名33歲上班族因為頭痛、失眠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合併頭暈、心悸、胸悶等恐慌症發作前來就醫,經了解釋與從小家庭失和的經驗有關。

病患自述,從小父母失和,4歲時母親就離家,她一直覺得是自己不好,媽媽才會不要她,讓她孤單長大。每到母親節學校要寫作文、賀卡、製作康乃馨等就很痛苦,也會偷偷哭泣。她20、30年來,一提起「媽媽」就會非常激動。

洪櫻娟表示,這名病患雖成年後選擇與媽媽同住,但每當媽媽太過呵護她就會相當懊惱,像是看到媽媽在冰箱裡塞滿為她準備的食物,就會出現難過、抓狂,甚至喘不過氣狀況。

洪櫻娟說,以病患的狀況,自幼的被拋棄感、渴望被愛的失落,深深影響成年生活,連在工作與人際關係表現也缺乏自信,儘管她外表亮麗又能言善道,仍常常懷疑自己不夠好、不堪重任,卻又擔心錯失良機,充滿焦慮不安。

洪櫻娟針對症狀開立血清素和穩定自律神經的藥物輔助,加上數次心理治療,病患逐漸能與母親平和相處,在工作也有所發揮,目前已晉升為小主管,今年母親節也終於能坦然平靜面對。

洪櫻娟提醒,當失落、無望感及挫折、壓力持續,身體會出現連做檢查也找不出原因的失眠、焦慮、胸悶心悸、頭痛頭暈、腸胃不適、暴躁易怒、寡歡哭泣、酒精濫用等症狀,這些跡象可能就是罹患自律神經失調、憂鬱症。

洪櫻娟說明,這些症狀需要醫師評估診斷後開立藥物並配合心理治療、放鬆技巧訓練的協助,才可以盡快重獲正能量,度過人生灰暗期,不要抗拒就醫拖延治療,就能早日重拾生命的色彩。(編輯:郭諭儒)11305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