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富盛:碳費費率擬納CPI考量 避免綠色通膨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吳欣紜台北12日電)產業關切台灣2025年開徵碳費,環境部長薛富盛今天表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可能會納入費率考量,以避免引發物價波動,形成「綠色通膨」,不排除朝向漸進式調高;但他仍強調碳費還是由碳費審議委員會來決定。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在2026年徵收,俗稱「碳關稅,要申報的外國產品若在生產國已經實際繳交碳費就可以折抵。台灣2025年徵收碳費可銜接CBAM的時間,環境部日前表示,目前規劃2024年的碳排放量作為基準計算,2025年實際收費。
CPI小百科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反映一般家庭購買消費性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準波動情形。
可衡量通貨膨脹、作為調整稅負、公司機關調薪及合約價格的參考。
資料來源:主計總處
薛富盛提到,每噸碳費高於10美元(約新台幣320元)是必然,且未來將朝向漸進式調高,希望每2年檢討一次碳費費率;他強調碳費還是由審議委員會決定,會有配套的措施,衡量各因素後,讓他們決定。
薛富盛認為,台灣許多產業之前的確沒有考量過,以為排碳沒有費用;但事實上不只是產業,也必須要讓一般民眾了解,過去就是沒有考量到代價,因此現在必須要嚴肅去面對。
他也重申,不同的產業角度不同,但碳費一定會是讓各界都可以接受的範圍,不會對產業發展、民生造成太大的衝擊。
除了碳費,企業界現在也對碳權交易制度感到焦急。薛富盛說,能夠理解企業的心態,目前仍在催生碳權交易的子法。
薛富盛舉例,台灣在碳權交易部分也有參考新加坡,但不會完全一樣,因為新加坡的產業型態與台灣不同,新加坡以商業為主,台灣有很多製造業,衝擊也會更大。
此外,薛富盛說,台灣是自由交易的市場,有些握有碳權的人可能會惜售;若大家都不願意交易,代表背後一定有原因,可能就會透過政策或激勵誘因,讓業者認知若一直保有碳權,可能未來的價值就不會那麼高,讓業者願意釋放。
薛富盛舉例,可能讓企業保留一段時間,過期就失去效力,避免減碳停滯;至於這段時間要多久,都還在討論。
薛富盛也將眼光放遠,他非常支持國際合作,台灣與東南亞的關係密切,若印尼、馬來西亞也能提供碳權,多邊合作就會達到互利。
他解釋,例如馬來西亞、印尼有棕櫚樹,目前也有製成生質碳,很可能未來就有使用的價值,這部分就可透過商業合作,善用這些資源。(編輯:張雅淨、陳清芳)11209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