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荖濃溪上游沖積扇 學生科展提颱風危害防災策略

2023/8/6 11:2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6日電)盧碧颱風造成荖濃溪上游明霸克露橋遭土石流沖垮,在玉穗溪河口形成壯觀沖積扇;高市陽明國中以「扇扇『模』法師-探討影響沖積扇外形的環境因素」,在今年全國科展得獎。

陽明國中學生施子閎、趙翊安、黃子倢從2021年盧碧颱風新聞報導後展開研究,經多次實地調查與模擬,針對住民有關土石流等災害提出防災策略,以「扇扇『模』法師-探討影響沖積扇外形的環境因素」,勇奪今年全國科學展覽會國中組地球科學科第3名。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今天新聞稿表示,沖積扇是台灣高山地區常見地形,當河川流至山麓時,會因為坡度瞬間減緩、流速降低,導致水流搬運力降低,產生砂石堆積現象,這些堆積形成扇狀地形就稱為沖積扇。

由於沖積扇較接近水源區,常為高山地區中地勢較平坦區域,所以許多聚落分布於此。在颱風豪雨來襲時,上游地區流域流速增加,挾帶大量土石、砂礫對沖積扇地區造成大量淤積,對當地居民造成生命或是財產損失。

地科組施子閎同學表示,開始想要探討沖積扇的形成因素,是因為2021年侵襲高雄的盧碧颱風造成荖濃溪上游的明霸克露橋被土石流沖垮,並在玉穗溪河口形成壯觀的沖積扇。

當時與同學們看到沖積扇報導後,開始查閱各種文獻進行討論,確定研究方向。在老師帶領下,實際到荖濃溪上游踏查不同沖積扇,最遠曾到達南橫的天池附近進行觀察,以荖濃溪、玉穗溪河道做為模擬依據,進行實驗設計,探討支流坡度、主流坡度、降雨強度、降雨時間以及沉積物顆粒大小比例對沖積扇形成影響。

同學們研究影響沖積扇外形環境因子,分析當災害發生時,沖積扇附近應採取的防災與離災策略。提出沖積扇相對應防災策略,包括依不同環境因子,劃定合理受災範圍、橋梁設計應考慮未來土石可能堆積的高度,以及居住在古老沖積扇上時還是必須遠離扇頂、遠離河道、遠離扇端。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另外,今年全國科展開幕典禮上,地球科學教師侯依伶指導全國科展滿5屆表現優秀,受表揚為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優良優良指導教師。

侯依伶說,學生從事科展研究最大收穫應該是從團隊合作中學習共同解決問題,促進科學思考的交流、討論。科展競賽讓學生有機會展示他們的探究成果,有助提高溝通能力,意識到科學探究是一個共享知識的過程。(編輯:黃世雅)11208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