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患者增恐用藥短缺 食藥署開會協調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陳婕翎台北16日電)國際間呼吸道疾病患者變多,醫療端擔憂用藥短缺。衛福部食藥署今天表示,昨天已邀集醫藥雙方召開會議,後續將針對臨床端需求展開調查,並釐清是否有異常購買情形。
衛福部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楊博文今天告訴接受電話訪問指出,接獲臨床端反映,因近期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加,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治療藥品「Amoxicillin與Clavulanate複方抗生素」,去年9、10月就發現使用量有增加趨勢,例如口服錠劑從原本的月平均用量216萬,增加到約473萬。
楊博文表示,自去年12月起,這類藥品許可證持有藥商皆協助增加藥品的輸入及生產,口服錠劑及糖漿用粉劑整體供應量,皆增加達2倍,但臨床端仍反映有訂購不易的情形,因此昨天邀請醫藥雙方開會討論,以了解供需狀況。
楊博文說,現在遇到的狀況,首先是台灣大部分使用輸入藥品,因國際間呼吸道疾病患者都變多,國外製造廠產能雖有增加,但會依各國需求去分配數量,儘管有替台灣爭取進貨量,製造跟生產頻率都是2到3個月,不會馬上知道台灣分配到多少數量。
此外,這款複方抗生素雖有國產學名藥,但藥廠擔心增加產量後,一旦原廠恢復供應,藥反而會賣不掉,因此後續增產意願不明確。
楊博文表示,由於藥廠供應情形不確定,加上醫療機構為了避免訂不到藥而重複下訂,也導致藥品分配不均,有些醫療院所取得過多藥品,有些則是都拿不到。
食藥署昨天會議中決議,請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藥劑生公會全國聯合會、醫療機構相關公協會等,協助調查臨床端近3個月對於該類藥品的需求情形,以利後續媒合國產及輸入藥商;另外也請藥商提供近期訂購量較多的醫療機構清單,以釐清是否有異常購買的情形。
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天上午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以近期遇到的軟便劑缺藥問題,屬於指示用藥,缺藥原因有3種,第1是供應商生產鏈人力不足,第2為原料供應有問題,第3則是健保給付價影響廠商投入及製造意願。
健保署規劃指示用藥將訂地板價,石崇良說,指示藥品是否應排除於健保給付,醫界、藥界、民眾各有不同的意見,已收載的健保指示藥品未訂有地板價,導致供貨不穩定情形,健保署將持續蒐集各界建議,朝向修法務實解決。
石崇良也提到,健保署後續將考量藥品必要性、可替代性及價格合理性,精進指示藥品給付政策。在修法前,對於健保所收載給付的藥品,期望廠商能穩定供貨予醫院、診所及藥局。(編輯:陳政偉)112021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