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務局發展山村經濟 山老鼠改行守護森林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2日電)保育山林、重振國產木材產業齊頭並進,林務局為了實現讓國產木材自給率在2027年達5%的目標,導入區塊鏈建置可溯源人工林合法生產機制,這類發展山村經濟讓部落有生計的措施,讓山老鼠轉行成為森林的守護者。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轄下的林務局局長林華慶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全世界的生物有7成位在各地原住民生活的領域,這些地方的自然生態資源會發生危機,往往跟相對現代化發展的國家進入原住民領域有關。
他說,原住民倚賴大自然生活,比政府更想保護森林、永續利用;「如果政策回歸到人性,就不會太難推」,公私協力會維護得更好,讓政府、部落、環境3贏。
自2017年起,林務局委託學者研究,篩出具備貴重木、盜伐熱點、生物多樣性熱點、自然保護區域等特徵的33個山村,透過林務局各區林管處協助當地部落發展人與森林永續共好的產業,其中16個山村已實際執行,並在轉型中。
他以苗栗南庄賽夏族自營林業為例說明,當地原民保留地跟國有林班地緊鄰,過去都是原住民傳統領域,後來因為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育法等相關規定,很大程度禁止使用相關資源,部分比較窮困的人因而去當山老鼠。
他說,如今林務局與部落公私協力、共管資源,促進部落發展養蜂等林下經濟產業,甚至推出生態旅遊,就有7名曾參與盜採林木的山老鼠也轉行加入,並將擴大共管巴卡散自然保護區,現在南庄賽夏族部落的合作社成員月收入翻了一倍多,每人從新台幣4000元增至9000元。
林華慶說明,這金額看似不高,但已對當地民眾的可支用金額產生幫助,因為部落生活取用天然資源或務農自產,這方面不是那麼困難,但是當他們要到市區就醫,就得跟村長借500、800元,以支付車費和餐費。
他指出,推動林下經濟不僅有助於改善原住民生計、保育山林,也讓原住民能夠重拾傳統文化。在睽違30、40年之後,去年部落再次舉辦成年禮,很多擔任裁判官的耆老感動落淚。
做為保育山林與利用森林資源兼顧政策的一部分,林務局宣布以2017年為「國產材元年」,到2027年的國產木材自給率要達5%。林華慶說,除重新鏈結上、中、下游產業,3、4年前並導入不能更改資料的「區塊鏈」技術確立溯源機制,讓人工林伐木生產的國產材,從砍伐到成為建材和各種成品每個階段都要納入履歷,只要掃條碼就能溯源、證明為合法生產。
他表示,此技術在2022年8月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林業部長會議上,引起澳洲官員的關注,因為澳洲也存在非法盜採樹木的問題。
林務局森林企劃組調查科科長吳俊奇說,因應美國、歐盟、澳洲要求進口商輸入木材,每一筆都要提供合法來源聲明,韓國並規定輸入原木、一級製品每筆要檢附合法來源證明,2019年APEC打擊非法伐採林木及相關貿易工作小組(EGILAT)會議上,馬來西亞、印尼分享已在建置溯源系統,越南則說明有導入區塊鏈技術。
對於國產材自給率目前推進至1%,林華慶說,區塊鏈溯源機制現在是自願性參與,擬修法推動產業全面落實。他並說,重振林產業現階段是在練兵,而台灣的林業品項比溫帶國家多元,此外,台灣已有業者利用枝梢材提煉精油,待產業發展成熟、水到渠成,將與國際貿易接軌。(編輯:陳正杰)11201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