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無家者危殆生活 黃克先專書獲獎籲政府先給住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6日電)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黃克先所著「危殆生活:無家者的社會世界與幫助網絡」,今天獲頒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他建議對無家者不僅於社會救濟,應先給住。
中研院舉辦「第十一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頒獎典禮,共47件申請,5本脫穎而出。
黃克先的「危殆生活:無家者的社會世界與幫助網絡」一書,也獲頒第46屆金鼎獎非文學圖書獎、2022 Openbook好書獎。
黃克先說,在學術界工作,感謝獲得中研院肯定,期許自己以面對社會、提醒社會的方式寫作,此書獲肯定,反映出台灣社會對這個議題的認同、共享的迫切感。
黃克先告訴中央社記者,他在書中從居住正義角度提出行政建議及行動方案,即應比照英美,先提供無家者住所,他們是經濟弱勢者,遭到歧視,無法穩定工作,租屋會被拒絕,應由內政部營建署及地方政府都市發展局一起面對,而非僅社會救助部門投入。
黃克先說,日常生活可見像原子般在社會角落生活的無家者,通常因為惡臭、外貌,想幫助的人也不得其門而入,更多時候是快速走過,因為無視這個狀況最快;無家者似乎是無社會性動物,這點令他好奇,查報導、與社工交談也得到類似資訊。
但黃克先質疑是否果真如此,他說,回溯社會學芝加哥學派早期對無家者進行民族誌研究,發現芝加哥有一群被中產階級排斥的游移工,事實上很有秩序地追求著美國夢,這令他想瞭解在台灣社會「出頭天」的氛圍中,無家者到底怎麼活著。
黃克先逐漸一步步走進多數人看不見的社會,他說,穿梭在台大校園及艋舺公園之間感覺很迷離,反而在艋舺公園獲得非常大的啟發,感覺人生更加有意義。他並發現,裡面充滿豐富的社會連帶,無家者與原生家庭有連帶,並不是無家庭的人,同時建立新生家庭,在那邊非常浪漫地過著生活。
黃克先說,無家者也會形成社群,是互助的道德社群,交換著各種情感的支持,包含物資、金錢借貸,是非常豐富的連帶;同時他聽聞無家者分享生活的美好,轉眼間又訴苦連帶關係的斷裂;相對於社會網絡研究總是注重有多少條連帶、能帶來多少資源,他發現社會連帶不是多少的問題,連帶會不會被啟用,與如何被看待有關,而無家者對連帶的使用有其顧忌。
黃克先還觀察到,艋舺公園是很多善心人士滲透之處,並見證過無家者前往新北市參加活動,半夜活動結束時卻領不到原獲承諾發給的錢,必須步行回艋舺公園。
黃克先分析,台灣社會常自豪有非常美麗的風景,也不斷上演運用這種美麗的風景,但實際上是執行社會學上所說的象徵暴力,或是階級劃分;他不是要譴責做慈善的人,但是呼籲可以回過頭去檢視怎麼做更符合人性。
另有4本專書獲獎,包含中研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智明的「落地轉譯:臺灣外文研究的百年軌跡」;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柯志明的「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玉山榮譽講座教授陳國球的「抒情傳統論與中國文學史」。
政治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鄭會穎的英文專書John McDowell on Worldly Subjectivity:Oxford Kantianism Meets Phenomen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s,書名中譯「約翰.麥克道爾論世間主體性—牛津康德主義遇上現象學與認知科學」。
每名得獎者獲頒新台幣60萬元及獎牌1面。(編輯:管中維)111121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