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核融合重大突破 環團:不能坐等核能救世主
2022/12/14 18:51(12/17 15:13 更新)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4日電)美國宣布核融合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發言人崔愫欣說,反核並不是反對核能,而是核分裂發電帶來的污染和威脅;不能坐等「核能救世主」出現,現階段仍應推再生能源和節能。
美國日前宣布核能融合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科學突破」,首度在實驗中達成重大的能量淨增益。原能會核研所副所長李海光表示,代表未來走向核融合發電機會越來越高,但目前各國尚在實驗階段,商轉時程還未明朗。
核融合小百科
- 核融合反應為太陽和其他恆星提供動力。
- 核融合是將兩顆輕的原子核結合,形成一顆較重的原子,並在過程中放出能量。若科學家能研發方法來利用核融合所產生的能量,這可能是一種重要的能源生產方式。
- 研究人員對氘-氚 (DT) 融合反應特別感興趣,氘-氚融合產生氦核和中子,過程中釋放出比大多數融合反應還要多的能量。
資料來源:美國能源部
看更多
關閉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發言人崔愫欣告訴中央社記者,現在談的反對核能都是「核分裂」所帶來的輻射危險性和核廢料,並不反對「核融合」新技術的研發,在成熟之前,並不會評論是好或不好。
崔愫欣指出,如果未來核融合的技術真的沒有安全疑慮、沒有核廢料的問題,當然並不是壞事,但這仍是在研發中的技術,可能要好幾十年才能商轉。
崔愫欣說,這次美國的重大突破就在於耗費的能量和所發的電量是有回饋的,不然本來都是浪費的,現在終於有產生經濟效益的可能;假設10年、20年後有機會商轉,也需要測試幾年確認無疑慮,才會賣到其他國家。
這段期間並不是坐等「核能救世主」出現,崔愫欣強調,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現在還是要推再生能源、節能等。
崔愫欣說,「反核」並不是反對核能本身,而是核分裂發電帶來的污染和威脅;核融合技術需再研發、成熟,經過測試、有數據,才能證明是真的安全且具經濟效益。(編輯:張芷瑄)11112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