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金門大橋通車2 / 東丕接手金門大橋工程6年蓋完 71歲董事長驕傲稱職涯代表作

2022/10/29 09:00(10/29 10:5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全長5.4公里的金門大橋10月30日通車,這項工程歷經5任縣長將近30年才興建完成,曾被諷刺為選舉時浮起來,選後沉下去的「選舉浮橋」,如今終於橫亙於金門本島與烈嶼之間的水道,把不知分開幾萬年的大、小金門島連接起來。這座大橋不僅是海上新的地標,也為金門整體發展帶來無可估量的前景。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金門縣29日電)金門大橋「第三手」承包商東丕營造,民國105年接手大橋工程時遭外界看衰;在老幹新枝員工齊心合力下,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他們說,能參與國家指標工程,是個人里程碑。

105年6月,金門大橋第2包商因進度嚴重落後遭解約;歷經3次招標,東丕於當年11月得標、12月28日動工。東丕董事長王銀和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全盛時期東丕有500人投入大橋,隨階段性任務完成,後期剩下約200員工。其中,工地主任高正廷在東丕服務20多年,曾參與高鐵隧道、蘇花改等重要國家工程,在他眼裡,工作態度和技術一流,是王銀和得力助手。

高正廷告訴中央社記者,金門大橋與其他橋梁工程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海上工程難度高於陸地,特別是金烈海域海底花崗岩盤鑽掘、海流流速、潮差、霧季、東北季風等離岸環境充滿挑戰,突發狀況頻繁,團隊疲於奔命,好在團隊同心合力一一克服。

高正廷最難忘第一塊預鑄節塊吊裝情景。他說,由於必須配合潮汐,水流速度不那麼快時,才能讓節塊和橋面結合,團隊從當天晚上10時忙到隔日凌晨3時才完成。

來金門5年多,家住高雄的高正廷一個月回家一次,他說,其實不希望家人來金門,因為工作太忙,來了他無法招呼,反而增加困擾。通車在即,在工務所只見他有接不完的電話,不斷有人與他討論事情。看著大橋即將通車,他說,辛苦總是有代價的。

年紀輕輕的28歲的繪圖工程師高鼎昇、29歲的船舶工程師陳琛翰後期加入施工團隊。和其他東丕員工一樣,每天得5時30分起床、7時就得上工。他們說,這是因為清晨7時金門風力較小,這個時間工作阻力較小,11時午餐,下午1時30分接續工作。

高鼎昇每天得上橋觀察現場施工狀況,一旦不符合施工圖,必須立刻排解,找出替代方案;陳琛翰安排調度各式船舶和器具,還要駕船、開怪手,如遇強風,即便自認膽大的他,為了安全考量還是得放棄作業。除了橋上強勁風勢,紫外線也特別灼人,高鼎昇回憶剛到橋上1星期,臉部就曬到脫皮,苦不堪言。

要通車了,8月才升格當新手奶爸高鼎昇特別有感觸。他說,剛來大橋時工程進度約30%,現在的大橋就像經過懷胎10月,長成健全的嬰孩一樣。陳琛翰也說「能參與大型公共工程,是人生的里程碑」。

為了工程收尾,東丕很多員工每天只睡3、4小時,王銀和感謝員工付出,大家一起完成國家重大建設。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人員透露,109年5月大橋完成最後一根基樁時,看到王銀和偷偷流下了眼淚。

71歲的王銀和領軍的東丕營造過去參與太平島碼頭工程,他自嘲說,當年有人會說「大家會記得你」,但「今天還有人記得我,明年沒有一個人會記得我」。也有人說,完成指標工程賺得好名聲;王銀和反問「誰願意花10幾億賺得名聲呢?」但面對大橋通車,王銀和難掩驕傲的說「金門大橋確實是自己47年職涯的代表作」。(編輯:孫承武)11110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金門大橋通車3 / 金門大橋寫工程新頁 國內最長跨徑脊背橋特色一圖看懂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