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陳秀熙:感染COVID-19後打疫苗 可產生百倍抗體

2022/10/12 12:00(10/12 13:4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團隊引述海外研究,指感染康復的人再接種疫苗,可獲得「混合免疫」的效果。(中央社檔案照片)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團隊引述海外研究,指感染康復的人再接種疫苗,可獲得「混合免疫」的效果。(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2日電)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團隊今天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中引述海外研究,指感染康復的人再接種疫苗,可產生25到100倍的抗體反應,獲得「混合免疫」的效果。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持續,陳秀熙今天帶領研究團隊,分析全球最新疫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急診醫學科主任賴昭智也受邀分享國際科學研究進展。

賴昭智引述海外研究發現,感染COVID-19康復的人,後續再接種疫苗,透過記憶B細胞和CD4+T細胞的反應下,可產生25到100倍的抗體反應,且對變種病毒具有更廣泛的交叉保護。

賴昭智引述海外研究發現,感染COVID-19康復的人,後續再接種疫苗,可產生25到100倍的抗體反應。(圖取自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YouTube頻道網頁youtube.com)
賴昭智引述海外研究發現,感染COVID-19康復的人,後續再接種疫苗,可產生25到100倍的抗體反應。(圖取自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YouTube頻道網頁youtube.com)

賴昭智指出,加拿大在今年3月到6月間對18歲以上醫療人員研究,發現感染Omicron病毒株再打2劑以上疫苗,有效預防再感染率可達96%。卡達的類似研究也發現,曾感染Omicron BA.1或BA.2康復後再接種疫苗,混合免疫效果非常強大,尤其預防住院及死亡的效果接近100%。

陳秀熙表示,已感染民眾仍應再打疫苗,可形成「混合免疫」保護力,也就是自然感染及疫苗的雙道防火牆。

賴昭智指出,卡達的類似研究也發現,混合免疫效果非常強大,尤其預防住院及死亡的效果接近100%。(圖取自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YouTube頻道網頁youtube.com)
賴昭智指出,卡達的類似研究也發現,混合免疫效果非常強大,尤其預防住院及死亡的效果接近100%。(圖取自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YouTube頻道網頁youtube.com)

陳秀熙也提到,最新研究顯示施打第一世代疫苗追加劑6到8個月後,預防住院及急診的效益大約只剩40%。台灣大部分民眾施打第3劑時間都已超過6個月,為減低住院率,應施打新世代疫苗。

研究團隊今天也分析COVID-19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衝擊,對「終結貧窮」及「合適工作與經濟成長」的負面分數最高。除了個人健康的直接衝擊,防疫措施造成的生活形態改變,對生活基本需求造成間接衝擊;人類活動的改變,也會影響油價下跌、產業供應鏈。(編輯:張雅淨)1111012

影片來源: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新北加開4接種站 雙價次世代疫苗隨到隨打
172.30.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