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唐獎漢學獎得主羅森:研究過去有助理解當代中國

2022/6/20 14:14(6/20 16: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20日專電)2022年唐獎漢學獎得主、牛津大學教授羅森說,研究過去有助理解現在;向英國大眾介紹、解讀中國的過去,是她給自己的重要任務,這或許也有助提升大眾對當代中國的識讀能力。

出生於1943年的羅森(Jessica Rawson)是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墨頓學院(Merton College)榮譽院士、1994至2010年擔任墨頓學院首任女性院長,也是中國藝術與考古學教授(已退休)。她在2006至2011年擔任牛津大學副校長。由於在學術研究和普及知識方面功勳卓著,2002年獲頒大英帝國爵級司令勳章(DBE)、「女爵」頭銜。

她曾在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任職近30年,歷任東方古物部(Department of Oriental Antiquities)副主任、主任。她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青銅器、瓷器、玉器等工藝品以及墓葬文化,長年從物質文化視角研究中國,是享譽國際的考古學者。

除了中國,羅森也研究中國與「內亞」(Inner Asia)、西亞,以及整個歐亞大陸(Eurasia)的文化傳播、交流史。

她近日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說,她自小學時代即對中國和中國文化感興趣,尤其是漢字,而這起源於父母帶她到博物館欣賞埃及文物和埃及象形文字,她因此對文字系統的多樣性有初步認識。

由於母親熱愛文化藝術,羅森從小就是博物館和美術館常客。青少年時期,羅森對東亞文化、藝術的興趣不減,尤其是中國。她陸續自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畢業,取得博士學位,曾赴當時屬於約旦的東耶路撒冷參加大型考古工作,發現許多因跨國貿易來到中東地區的中國瓷器。

羅森說,過程中她領悟到考古對中國研究的重要性。不過,當時在英國,要找到合適的指導老師不容易,倒是自1970、1980年代起,她有幸在中國與夏鼐(1910-1985年)等重要考古學者交流,讓她獲益良多。這些學者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有助羅森更深入理解中國人如何看待、思考自己的文化。

在博物館的工作也是非常寶貴的經驗;還在研究所就讀時,羅森就在大英博物館「從基層做起」。

她告訴記者,在博物館庫房親自觸摸、感受,並好整以暇仔細端詳文物,過程中被激發的思考、自學取得的知識,可能超越大學課堂。她從為每一件藏品編寫索引卡這樣的基層工作做起,職責要求她必須透徹研究每一件藏品的基本特性,並精準辨識每一項資訊的價值和意義。

她說,這很花時間和腦力,一步一腳印馬虎不得,卻是很好的訓練。

雖然學術地位崇隆,羅森謙稱,她至今仍認為理解異文化是件難度很高的事,「很多事情必須從小養成」。她認為,外界對中國及其文化有許多誤解。

她說,看待中國必須把它放在歷史長流脈絡內,而不僅著眼於當代。物質文明及其精神內涵,以及形塑特定物質文明的客觀環境條件,例如氣候、地形等,都必須納入考慮,也就是微觀、宏觀互見。

「西方一般民眾到中國往往只看見異國風情,沒意識到就連飲食、筷子都蘊含文化深意」,更不用提他們通常無法將魚、蝙蝠等常見的生活用品裝飾圖樣與「有餘」、「有福」等吉祥概念連結。不過,羅森說,多數西方民眾甚至對自身文化也不勤於深入思考、探究背後意涵。

對她來說,中國和中國文化是什麼?羅森表示,她的觀點是中國文化有4大各具特色、彼此有差異的發展地區:黃河流域;黃河流域以北,扮演中國與歐亞大草原重要橋梁、從蘭州到瀋陽的平地;中國南方的長江(揚子江)地區,這裡又可再細分為3至4個原本各自差異極大的區塊;以及很早就出現玉器,北起瀋陽,南至上海、福建,「或許也涵蓋台灣」的東部海岸。

羅森說,讓英國大眾更認識中國的過去理應有助提升他們對當代中國的識讀能力。為此,提升大英博物館「中國和南亞」展館的收藏和觀展品質是重要一步。

主掌大英博物館東方古物部期間,羅森分兩階段翻新展館,第一、二階段分別在1992年、2017年落成,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兩次都出席揭幕,足見此浩大工程對英國的意義。

羅森指出,新展館讓中國與古希臘羅馬和埃及文化一樣,在大英博物館占有識別度高的一席之地。

羅森對中國的工藝傳統評價很高,但她同時也注意到與周邊國家地區的文化交流也影響了瓷器等中國工藝品的裝飾設計。不過,就算中國工藝品可見來自西亞、印度等「異文化」的裝飾元素,它們被賦予的意涵已不同於來源地。

同樣的,當西方大批進口品質卓越的中國瓷器,並進而在技術水準較低的自產瓷器上模仿中國瓷器的裝飾手法,就算乍看之下同樣是「青花瓷」、都運用了龍鳳裝飾,但其乘載的意涵已不同於發源地中國。俄羅斯自豪的白底青花民俗陶瓷工藝「格熱利」(gzhel)事實上也是受中國影響。

記者詢問,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各具特色的物質文明,但物質文明的差異是否也牽動或反映了思維模式差異,羅森很快給予肯定的答案。

她舉例,金、銀等閃閃發亮的金屬反映了「光」在西方文明的重要性,而「光」往往與「靈」、「神」、「天啓」、「靈感」等概念連結,也常見於聖經等古老文本。相較之下,「光」在中國文化的角色不突出,較引人注意的倒是中國文化對「觸感」的重視。

羅森說,無論是瓷器、絲綢、玉器,或是傢俱,中國工藝品往往講究觸覺愉悅感,例如光滑、細緻,因此衍生大量相關形容詞,但幾乎不會有西方人士對金屬觸感仔細著墨。缺乏耀眼光澤的玉在中國文化備受禮讚,且往往與「美德」連結,這也反映與西方文明「靈光一現」不同的思維模式。(編輯:郭中翰)11106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羅森獲唐獎漢學獎 從馬匹貿易看東西方交流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