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馬路三寶的老化警訊 從駕駛座退休需要配套
(中央社記者江慧珺、汪淑芬台北5日電)高齡者常被指是「馬路三寶」,行車走路橫衝直撞、迷路、車禍頻頻甚至無端謾罵,不見得是老頑固、老番顛,可能是潛在嚴重退化、慢性病失控、失智等警訊。
「騎機車碰撞」、「油門當煞車踩」,高齡者車禍屢登新聞版面。官方統計也顯示,近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者,約有4成為65歲以上高齡者;機車車禍中受到重大傷害者,大於65歲的長者占約20%。
交通運輸監理單位也調查分析示,老人常見的退化與慢性病,如包括貧血、糖尿病、視障及聽障等,是機車騎士傷害嚴重度的危險因子。
老花耳背認知退化 騎車要當心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年多前召開「高齡友善交通政策長期推動策略、行動計畫與觀測指標之研訂」座談會,有職能治療專家在會中表示,成年人的視力一般自40歲起便開始逐漸退化,如及早導入相關治療輔導則可幫助駕駛人更佳認知生理機能的限制,並為老化預做因應。
高齡者可能在某個時間點後身體狀況會快速變化,台灣交通安全協會林志學說,隨著相關醫學知識的進步,以實際老化程度做依據的駕照管理制度,能夠符合高齡駕駛者的實際需求。
「應該要有短週期的駕駛人定期回檢制度,有人會覺得麻煩,但這也能防止社會和交通拋棄年長者,」林志學說,這是一種年長者跟社會持續且積極的聯繫方式。
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衛福部草屯療養院主治醫師楊詠仁分析,騎機車或開車涉及認知功能、運動協調、視力聽力、手臂力量等功能,一旦步入高齡各項功能退化,就可能危及駕駛安全。
「自己不覺得是問題,是最大的問題!」楊詠仁說,老年人長久開車或騎車已養成習慣,可能沒有察覺老化帶來的風險。
楊詠仁說,長者騎機車上國道、逆向行車或找不到回家的路,可能是年老後定向感缺損或認知功能下降,而導致交通事故。
再者,楊詠仁提到,老人常患有多重慢性病,除了疾病本身可能帶來風險,服用三高、感冒糖漿或者安眠藥物,暈眩、心悸、低血糖、嗜睡等副作用也可能增加駕駛風險。
離奇車禍才知失智 慢性病藥物也影響駕駛
失智症更是交通事故一大隱憂。竹山秀傳醫院共照暨遠距中心副主任紀盈如說,先前有一名老婦在馬路正中央的雙黃線上騎車,警察前來勸導,老婦卻破口大罵,後來才得知老婦患失智症,被誤認為個性固執怪異。
而失智症患者缺乏定向感,生活常規模式略有改變,像是買菜多買條魚、被公車司機叨念、道路維修等,就可能找不到回家路。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長者愛用的電動代步車、電動代步工具,按鍵多且車速不慢,也缺乏考照把關,潛藏交通安全疑慮。
紀盈如回憶,她在南投獨居的叔公某次出了車禍,她前往探視,叔公直嚷著被別人撞,她向警方調閱監視器畫面,卻發現是叔公騎電動車撞到別人的車子。
紀盈如直覺不對勁,進一步詢問,才知道叔公近期已數度出車禍,曾自撞電線桿甚至跌入水溝,她趕緊帶叔公前往篩檢,果然確診失智症。
「要固執的失智長者放棄駕駛不容易」,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說,首先讓家屬了解長輩駕駛的安全問題,並且嘗試讓長輩自己也了解開車或騎車的危險性。
失智症協會自106年與澳洲合作推出「失智症與安全駕駛決策輔助手冊」,用問題引導方式,一步步引導失智長輩減少自行開車或騎車。
竹山秀傳醫院曾輔導成功,紀盈如說,有一名8旬務農老翁,確診中度失智後,經常分不清方向,卻還開貨車穿梭山區。
公共運輸配套長照 長輩樂得不再開車
紀盈如找來老翁與兒子一同前來討論,列舉高齡失智者交通事故新聞與輔導個案經歷,讓老翁的兒子也開始重視安全駕駛議題,並研商不開車的對策。
紀盈如訪談得知,老翁最重視「家人」與「錢」,院方協助尋找資源,如長照接送服務、計程車共乘等方式,並以「善意的謊言」稱都是補助、免費的服務,再以月繳的方式,避免當面付款讓老翁起疑竇。
紀盈如說,如今這名老翁已從每天開車,轉變為幾乎不開車,同樣能下山就醫、上山種菜或者到社區據點享受共餐服務。
湯麗玉說,要長輩放棄開車或騎車,配套很重要,除了各種長照或社區資源外,若能發展商業模式,讓使用者付費,如包月計費計程車、共乘、商品代購等,也是可行方式。
楊詠仁則說,日本透過廣告短片宣導,敘述家人間透過關懷、討論以及模擬體驗高齡駕駛的感覺,了解高齡駕駛的疑慮與風險,台灣也可加強類似宣導,讓高齡者願意「從駕駛座退休」。(編輯:陳清芳)1110305
- 2024/11/12 15:47
- 2022/03/06 11:30
- 2022/03/06 07:39
- 解讀馬路三寶的老化警訊 從駕駛座退休需要配套2022/03/05 10:34
- 2022/03/05 10:33
- 2022/03/01 13: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