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封緘少不了牠 動物中心防疫部隊二度解危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5日電)去年3月首批COVID-19疫苗抵台,不是直接送到醫院民眾施打,而是先給天竺鼠接種,測試過關才算完成封緘。這群防疫小英雄卻一度供應緊張,國家實驗動物中心主任秦咸靜回憶,當時國內需求暴增,倉鼠要拉高到平時5倍量才能滿足。
採訪當天,秦咸靜帶著中央社採訪團隊進入清籠區,撲鼻而來的是,經由高溫烘乾玉米梗味道;數百個清潔殺菌完成的飼育籠子堆疊直達天花板,很難想像當這些籠子裡裝著大鼠、小鼠、天竺鼠與倉鼠的壯觀景象。這是年供應逾10萬隻實驗鼠的國家實驗動物中心。
早年,台灣生技、學術單位研究所需的實驗鼠,9成必須仰賴美國、日本進口,當時台灣決議發展生技業,建立實驗動物種原是第一步,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在這樣背景成立。動物中心現在提供活體品系約27到29種,冷凍保存有300多個品系,成為台灣主要提供單位之一。
●COVID-19疫情封城令 意外造成實驗動物荒
2020年、2021年堪稱是動物中心成立以來的「壓力測試」,百年大疫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席捲而來,國外封城造成實驗鼠銳減,全球鬧「實驗動物荒」,宛如是生技界的晶片荒;當生技人員無法取得實驗鼠,研究只能停擺。
秦咸靜回憶,那時COVID-19正嚴峻,各國學術、產業全部湧入研究對抗病毒,「大家(國際間)都在搶動物」,誰手上有動物,誰就可以開始研究,還好中心內部有種原可以撐一段時間。
雖然可以馬上提供,但問題是,當時各界需求是品種數量較少的倉鼠。
從胚胎成形、性成熟到受孕,需要2個半月時間,當時國內需求爆量,秦咸靜曾陷入動物中心要保留多少種原的掙扎,「你提供500隻,也要有200隻留著,才能繼續繁殖培養吧。」
前期供應階段,由動物中心培育團隊集中火力增產倉鼠,後來秦咸靜看到國外疫情緩解,馬上搭配進口擴充量能。去年總計提供9000隻倉鼠,是平日供應量的5倍,成功穩住台灣內需供應,提供給學研與生技單位,取得實驗鼠維持研究進展。
事實上,不只是生技實驗需要動物,當COVID-19疫苗抵台後的封緘檢驗也要仰賴動物測試。秦咸靜透露,相關單位當時常來確認是否可以如期如量提供,「因為每批疫苗一來了,都很趕著要」。
去年動物中心供應全數疫苗(含COVID-19疫苗及其他疫苗)封緘所需的天竺鼠,共有900隻左右,如同即時雨般,讓衛福部搶下黃金時效,完成民眾接種疫苗工程。
●飼育工作斷不得 疫情三級警戒動物中心嚴陣以待
雖然撐過供應緊張時期,不過問題接踵而來,2021年5月,台灣爆發本土疫情,秦咸靜團隊擔心疫情警戒從二級拉高至三級,一旦拉升警戒等級,意味著人員管制,飼育工作勢必大受影響。
她舉例,實驗鼠每天要吃喝拉撒,如果飼育工作中斷就會斷糧斷水;不僅如此,動物房裡頭的飼育籠採取獨立空調,突然停電沒有順利切換到備用電源,可能會讓動物缺乏空氣死亡,曾經也發生過動物病房艙壓異常造成動物籠淹水等。
換言之,有太多突發狀況是動物中心難以承擔的風險。
然而台灣疫情三級警戒還是宣布了,動物中心展開輪班機制,員工在輪班期間堅守崗位,動物中心頂著壓力,平安度過有史以來首次三級疫情警戒。
回顧SARS、MERS及COVID-19大規模傳染病發展歷史,一旦爆發疫情往往迅速蔓延,秦咸靜認為,保種思維必須超前部署,因此提出「方舟計畫」。
她說,概念上就像一艘諾亞方舟,提供各單位保種服務,透過負196℃液態氮保存實驗鼠胚與精子,讓動物度過疫情難關,日後可以「解凍復活」,目前中心的種原庫保存達3000多個品系。
●器官晶片成新顯學 能替代動物實驗嗎
近年來,學術圈探討動物與人體實驗差異,歸根究底兩者為不同物種,即使生物科技再進步,也可能讓實驗數據有微小差距。因此,生技圈興起「器官晶片」風潮,將人的組織養在晶片上做後續測試,也就是所謂的離體模式,目前台灣已開發肝晶片、腎晶片與肺晶片等。
秦咸靜不諱言表示,自己上課時也會和學生探討,她常舉例,假設人是蘋果、老鼠是梨子,兩顆水果剖開來,內部結構長得一樣,「很多你想知道的問題,藉由實驗可以回答」,但偏偏散發的香味就是不同,問題就是卡在人與動物是不同物種。
媒體追問,如果器官晶片成為顯學,以後是否不用動物實驗。她認為,短期來看,器官晶片模式難以完全取代動物實驗,現在是共存,但醫療研究終究會碰到物種的瓶頸,長期而言,這的確是未來發展趨勢。(編輯:潘羿菁、)11102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