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業怨紓困不接地氣 籲比照經濟部補助服務業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5日電)行政院日前公布紓困4.0方案。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今天召開記者會,抱怨對旅行業的紓困不接地氣,表示旅行業現在需要電擊卻只給安慰劑,籲比照經濟部補助相關服務業。
品保協會上午舉行線上記者會,理事長許禓哲說,去年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蔓延,國境封閉,旅行業無限期禁止出接境外旅行團團,所幸還可以經營一些國內旅行業務,維持一些基本營運,今年5月疫情爆發,防疫全台升至3級警戒,5月15日起連僅有的一條小小生命線國內旅遊也全面停止。
許禓哲表示,觀光旅遊業已陷入空前危機,但行政院對旅行業的紓困卻不接地氣,補助比疫情大爆發前更少,旅遊相關公協會這幾天接到業者不滿的抗議聲電話接到手軟,希望政府多聽業者心聲。
品保協會發言人李奇嶽說,從觀光局的旅行業家數統計,看似沒有明顯減少,但實際上,很多是只留牌照及少數員工的隱形歇業,旅遊業現在需要的是電擊,但這次對旅遊業的紓困卻像是安慰劑,讓人憂心會有更多旅遊業隱形歇業,而旅遊業最大資產就是員工,如果人員不斷消失,不利未來的復甦。
品保協會法規副主委陳怡璇指出,這次紓困方案與去年相比落差實在太大,去年紓困方案分為營運、薪資、因疫情無法出團損失三方面,去年營運補助每家旅行社有30萬元營運補助金,薪資補助4成,每人最高2萬元,及因疫情無法出團損失,而這次方案是3個月4萬元的一次性補助,是營運與薪資合併計算,相當於每人每月補助為1萬3333元,反而是不增反減。
陳怡璇說,紓困補貼只是杯水車薪,至少要讓業者有喘息下去的機會,現在旅行業不能開門做生意,補貼卻比去年還差,相較於經濟部其他產業的補助,對觀光產業不合理。
李奇嶽說,這紓困對停止出團的補助,規定申請文件須提供旅客訂金交付退費證明,但國旅多半是公務機關或大型企業團體標案,旅行社沒有任何預收款項,甚至要繳付押標金,無法提供訂金證明,紓困應以標案合約代替訂金收付證明。
品保協會提出3項建議,首先營運補助應該比照經濟部對相關服務業方案,營運與薪資補助應分開計算,一次性營運補助為全職員工數每人1萬元;其次,因疫情無法出團損失依團體規模每團補助1萬元至5萬元不等,且不限在6月15前,6月5日以後因這次3級防疫警戒而取消的國內團都因在補助之內;最後是薪資補助應該提高,至少應比照經濟部對相關服務業的薪資補助。(編輯:陳政偉)11006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