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水利署加大清淤力道 拚2031年13座水庫淤積零成長

2021/3/20 09:57(3/20 13:4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舒晴台北20日電)台灣水庫因受地形、地質等影響,容易出現淤積,水利署表示,為維持水庫庫容,近年已加大力道,使用多元方法清淤,也持續推動水庫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盼能在2031年達成13座重要供水水庫淤積零成長目標。

台灣因地形陡峻、地質特性脆弱及地震頻繁等因素,颱風豪雨侵襲集水區時,容易挾帶巨量泥砂入庫,造成水庫淤積,目前主要水庫淤積率約為3成,近年政府因意識到新建水庫的困難性,日益重視既有水庫的清淤工作。

去年至今年旱象持續,水情吃緊,水利署藉機加大清淤力道,除了去年清淤量達1440萬立方公尺為歷史最高,是歷年平均值的2.6倍,今年1到3月清淤量也達357 萬立方公尺,較去年同期329萬立方公尺數量增加28萬立方公尺,持續創歷史最高紀錄。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表示,政府每年約投入新台幣10億元清淤,雖然清淤抽泥成本高,但不得不做。

王藝峰指出,淤泥清出瀝乾後,通常會把少量有價、可以拿來當建材的部分標售出去,其餘會媒合附近的重大公共建設,拿去作為填土,例如台北港就有用到石門水庫的淤泥,不過這賺不到什麼錢,難以填補成本。

目前水利署除透過陸挖、抽泥及水力排砂等方式加大清淤力道,也持續與林務局、水保局合作,落實水庫上游水土保持工作,力拚13座庫容占整體75%的重要供水水庫,都能在2031年達成淤積零成長目標。

根據水利署資料,2019年烏山頭、白河、牡丹與阿公店4座水庫已達成淤積零成長,2020年石門、曾文、明德、澄清湖、仁義潭水庫5座水庫達成淤積零成長,預計2022年與2031年,日月潭與南化,以及霧社與德基水庫也將分別達成淤積零成長。(編輯:潘羿菁)11003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