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失智症共存 林祈松樂當志工不失志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14日電)原本在中國大陸工廠擔任幹部的林祈松,屆齡退休後回到台南市永康區定居,2年前被診斷出罹患失智症,慢慢調適情緒後決定到社區活動中心擔任志工,成為幫忙照顧老人的老人,他笑說,大家互相鼓勵就能淡忘自己的毛病。
走進永康區中華里社區活動中心,大家口中的「松哥」林祈松笑咪咪地上前打招呼,詢問需要什麼資源或服務,只見他忙裡忙外四處張羅,協助來上課的長輩就定位,並與其他的志工一起打理活動中心內的瑣事。不久後,長照據點提供的樂齡律動課程開始,林祈松也跟著其他長輩一起上課。
林祈松表示,65歲屆齡退休後回到台南定居,原本忙碌的生活突然平淡下來,剛開始很不習慣,只好自己找家裡的事情做,把拖地、洗衣服當成工作,每天上工。2年前突然發現寫字時無法把筆拿穩,用筷子夾菜也有困難,記性變差,就醫後被診斷為輕微失智。
他說,當時很不能接受這個現實,覺得自己應該還不算老,竟然得了這種無法根治、只能設法延緩的毛病,情緒一下子變得很不穩定,常常為小事發脾氣,後來在妻子的陪伴與鼓勵下漸漸釋懷,除了吃藥控制病情,也在偶然的機會下接觸社區事務。
林祈松說,後來發現自己閒不下來的個性很適合當志工,每天到活動中心「上班」,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心情開朗許多,日子也充實了。在活動中心成為長期照顧據點後開設了很多不同課程,他兼當志工與學員,跟著大家一起上課,除了運動運動,也學到很多以前從未接觸過的事。
林祈松在走入社區不久後成為志工團主任,發揮了他以前在職場上的管理專長,協助把活動中心的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他還自己看料理節目、找資料學著做碗粿,一開始是做給親朋好友吃吃看,後來大家覺得口味不錯向他下訂,他以成本價出貨,有時候一個星期要做上百個。
林祈松說,走入社區多了許多跟其他人互動的機會,也發現和他有類似狀況的人不少,但在大家互相鼓勵下,也就比較淡忘自己的毛病,很多失智的人一開始會很怕讓別人知道,結果反而使情況更惡化,他現在也會分享自己的經驗給其他人,大家一起學著面對疾病,與疾病共存。
台南市民國109年公告「台南市失智防治行動」方案,主要目的為讓失智者獲得尊嚴,在熟悉的社區環境安心、安全地生活,並維持正常社交生活、持續接觸事物刺激,並結合醫院資源推廣失智友善社區,第一個失智友善館就選在永康區中華里活動中心,由奇美醫學中心進駐提供系統性協助。
奇美醫學中心專案副院長陳綉琴表示,失智長者照顧議題將來會愈來愈受重視,不能僅靠藥物治療,還要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失智友善社區的營造就顯得重要。
她說,失智友善社區的概念是響應政府在地安老政策,讓長輩們可在熟悉的環境裡走完人生旅程,除了在據點提供預防、延緩失智的課程外,更重要的是讓整個社區對失智症更為熟悉,讓商家、民眾能適時對失智症患者伸出援手,防止走失和其他意外發生。(編輯:黃世雅)11002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