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視力障礙 她成義務張老師與諮商心理師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7日電)朱芯儀15歲罹患腦瘤,17歲起喪失視力,在生命最低谷獲得「張老師」的協助。如今她也加入義務張老師的行列,更考取諮商心理師證照,從受助者變成助人者。
張老師基金會今天舉辦50週年記者會,朱芯儀獲邀分享生命歷程,一句「未必出類拔萃,肯定與眾不同」陪她走過生命挫折,現在也成為她鼓勵他人最常用的金句。
朱芯儀表示,喪失視力後,張老師的輔導人員協助她擁有堅強的心靈。她形容,肉體受傷時,人們會把傷口蓋住,但心裡受傷時,卻往往假裝沒事,她也曾試圖掩蓋自己的內心,但只要一被碰觸到傷口,往往痛不欲生。
後來朱芯儀才知道,心理創傷只有一種治療方式,便是敞開心胸,接受生命裡的一切不完美,「如此傷口才會化做疤痕,成為心上最美麗的祝福。」張老師的輔導方式,可能無法幫人們上很多的藥,但關心和陪伴,絕對是幫人敞開心胸的第一步。
走過低谷後,朱芯儀投身助人的行列,卻在報名義務張老師培訓時,面對另一道關卡。當時張老師基金會還沒有培訓身障者的經驗,無障礙設施也不完善,因此第一時間婉拒了她的報名。
當時年紀輕輕的朱芯儀無法想像,自己懷著一顆助人的心,居然會被拒絕,「張老師給了我第一次被拒絕的經驗,也讓我第一次認識到人生中需要努力去爭取」。
在朱芯儀積極找承辦人員懇談下,張老師基金會終於接受她參與培訓。隨後在大學、研究所,她也因視障遭到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但她堅信對方並非不喜歡視障者,而是不知道該怎麼提供幫助。朱芯儀藉由不斷爭取,也不斷累積經驗,成功考取心理諮商師證照。
「視障的框架沒有限制住我,反而給我更好的橋梁走進當事人的內心世界。」如今視障反而成為朱芯儀專屬的諮商風格,因為對方不必擔心自己的表情,更能直接以心靈溝通。(編輯:張芷瑄)108110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