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社造正向擴散 周俊吉看好學子潛力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19日電)信義房屋推動社區營造10餘年,4年前轉型為「全民社造」,實踐倫語中的「仁民」思想。董事長周俊吉分析,青年學子、新住民、社區聯合提案為未來社造3大資源,以學生最具有潛力。
信義房屋自2004年推動「社區一家計畫」,2015年正式更名為「全民社造行動計畫」,迄今邁入第15年,累計投入超過新台幣4億元經費,提案率涵蓋全台98.9%的鄉鎮。
歷年來合計近千個提案獲得信義房屋經費補助,除了讓社區凝聚共識,注入活水並發展出特色,也啟動得獎學校的校際互動;而大專畢業生洄游到家鄉以外的社區投入在地活化,新住民更走出母語小圈子,一同為社區貢獻力量。
周俊吉告訴中央社記者,大專畢業生、新住民積極投入社區活動,不但是課堂外的教育,更是社區營造的最新資源。
尤其,有些大專青年畢業後一時在都市找不到合適工作,偏鄉村落卻非常需要青年人力;大專青年較擅長網路科技工具,透過全民社造,協助偏鄉村落發展地方小型產業,從紀錄、說故事到行銷推廣,改善偏鄉的產業體質及生活品質,也能為自己創造工作機會。
周俊吉舉例,農民從事無毒或有機耕作,卻擔心作物銷不出去;大專青年主修農業、行銷、資訊管理,若願意到偏鄉,可先與少部分地主合作,協助傳播、行銷,逐步做出成績後,自然吸引更多農民加入,形成良性循環,某種意義來說,這是一種「新藍海」。
談到新住民加入社區營造,周俊吉更是有感而發。他說,不論是幾百年前,或是清朝、1949年來台灣的人都是移民。現代的新住民來自東南亞,新住民來到台灣,初期會和相同母語的新住民在一起,但慢慢學會中文後,生活圈擴大,就有能力結交新住民圈外的朋友。
他說,以往新住民參與社區營造的提案,有不少是新住民協助同社區的原住民,讓人非常感動,顯然新住民已經跨出一大步,融入台灣社區,完全符合儒家思想中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先關心親近的人,進而關心周遭的人。
至於社區聯合提案,周俊吉表示,過去這類案例不多,主要是各社區待解決的問題不同,由於社區營造是從「親親」跨到「仁民」,去關心既非家人但又不是全然陌生的社區居民,再加上要和另一個社區熟悉並達成共識共同提案,確實不易。
信義房屋近年調整全民社造提案評審方式,周俊吉說,調整後,各個社區提案報告完畢,可以留在會場聆聽其餘社區的提案內容,可做為未來提案的學習重點,甚至可以進一步互相聯絡,提高未來聯合提案的可能性。
周俊吉觀察,未來有大專青年洄游、新住民參與、社區聯合提案等3大資源挹注全民社造,最看好大專青年洄游,理由是教育部即將施行108課綱,預期可重塑全國中小學教育面貌。
周俊吉期待接受新課綱的學生,能夠積極回應個人或社會生活需求,與現實生活落地呼應,因此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於2019年特別增設「深耕校園類-中學師生組」,開放從國小到大學均可提案。
他期待中小學生們關懷並投入社區事務與家園環境,透過師生組隊,把社區變成教育場域,重新認識家園並以行動改變家鄉;更重要的是,未來進入大學後,延續這股精神,成為團體內的重要成員,為更廣義的社區營造貢獻力量。(編輯:張良知)10805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