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接過近5萬通電話 10年挽回逾百條生命

2019/2/9 13:08(2/9 13:4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梁珮綺台北9日電)再暗的路,只要有盞燈,光線再微弱,仍能照亮。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平均一年獲報6千人次自殺,10幾名成員天天與時間賽跑,從電話端搶救生命、走入家中關懷,只盼共度難關。

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成員約10至15人,數據顯示,自殺防治中心成立10年以來,接過近5萬通諮詢電話,平均一年可救下10至15條危在旦夕的生命。

若說自殺防治中心要「負責」整個台北市的生命,未免太過沈重,不過,要做這份工作,「韌性要很強」,台北市衛生局心理衛生科長曾光佩說,曾有個案刻意讓她聽海浪聲、火車行經鐵軌聲,或跟她說「我在高樓上」,專業訓練在此時派上用場,才能沉著應對。

訪視員楊晟瑞說,自殺防治工作節奏快,也需要專業知識,在電話線上必須評估對方自殺風險高低,然後與同事相互合作,透過技巧安撫對方情緒、拖延時間,同步聯繫警察局與消防局到現場搶救,後續再啟動關懷。

正因面對的是一條生命,訪視員必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在適當的時機點說適當的話語,承受的心理壓力不小,儘管如此,楊晟瑞還是熱愛這份工作,「每個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透過傾聽與陪伴,看到的是自殺背後的需求。

訪視員孫培菱說,「人常會因為一連串的事情,發現自己走不出死胡同」,她會陪著個案理出頭緒,抽絲剝繭,找到痛苦根源,進而共同走過死蔭的幽谷。

對她而言,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出生時都帶了自己的「功課」,透過彼此接觸與相處來完成,只要活著,就能碰撞不同火花,「既然終究要一死,為什麼不活到底呢?」

因此,就算家人反對,孫培菱仍義無反顧,「我很喜歡、很熱愛這份工作」,她說,曾有一名有反覆自殺史的個案,每個月在系統通報上都會看到名字,「3年前會吞藥輕生,後來是萌生念頭,真的過不去時,會主動到醫院求助」,這就是一個很棒的進步。

對於一些已經「結案」的個案,楊晟瑞曾接到電話,對方說自己過得很好,「很為他開心」,代表他已經有能力過自己的生活;孫培菱笑說,結案代表著個案的生活回到一定軌道,「沒打電話回來,也滿高興的,因為沒消息就是好消息」。

曾光佩說,「我很喜歡助人的工作,很開心能陪伴、參與」,看到個案真的有一些些的不一樣,感受非常好,曾有長者跟她說「聽到妳的聲音,我就好了一半」,內心是充滿喜悅的。(編輯:李亨山、翁翠萍)10802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壓力累積導致自殺遞延 防治要搶快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