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東部海域規模6地震 學者:正常能量釋放是好事

2018/10/23 17:46(10/23 19: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朱則瑋台北23日電)今天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0地震,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表示,有正常能量釋放是好事;台大地質系主任吳逸民指出,地震頻率並沒有越來越高。

今天中午12時34分,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0地震,台灣地區最大震度3級,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地震震央在花蓮縣政府東方104.2公里,深度約31.3公里,這已是今年第2起規模6.0地震。

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陳文山今天表示,這次地震主要是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歐亞板塊造成的地震,屬於中型地震,通常來說,因為深度夠且規模不大,不會造成重大災情。

陳文山分析,近來大大小小地震多集中在花蓮北部外海,一年會有1至2次規模6以上地震發生,有了正常能量釋放,能量比較蓄積不起來,降低大地震發生機率,反而是好事,他比較擔心靠南邊約在花蓮正東方外海處的隱沒帶淺層地震。

至於有關地震發生頻率問題,台大地質科學系主任吳逸民解釋,地震頻率其實沒有越來越高,事實上常常會有很多有感地震,只是有沒有發生在人口較密集處引起注意而已,根據歷史記載,東部外海1920年也曾發生過規模8以上的大地震,通常在規模7以上且又是淺層地震就可能會釀災,而地震發生地點也是重要因素,像是年初的花蓮大地震,雖然規模只有6.2,但因為離陸地較近,才造成嚴重災情。(編輯:林興盟)10710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