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學者:投資弱勢者教育 經濟效益更大

2018/10/5 15:4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5日電)國家教育研究前院長許添明今天表示,傳統教育政策把資源集中在傑出學生,但海內外學者已有論述,投資弱勢者教育,更能促成社會流動,有效提升整體經濟效益。

目前任職於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的許添明,今天在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舉辦的「2018教育政策與經濟發展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指出,國家的平等程度越高,國民在各個領域都會獲得較高的成就。相較之下在不平等的國家,社會流動低,健康與社會問題更為普遍。

「教育應該作為偉大社會的平衡器,在台灣卻淪為社會不平等再製的機器。」許添明說,台灣教改20年來有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也有改善的空間,現階段應更大力地投資弱勢者教育。

許添明引用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2015年學生科學表現及前段後段分數差異量數據(越低越好),台灣高達12.4,而相比之下被列為「新南向國家」的越南,則僅有5.9,「我們應跟越南學習。」

許添明也指出,台灣至今仍有7%的學生,在國中教育會考5科都是「待加強」,這些孩子義務教育期間所習得的能力,不足以支持未來參與社會的運作,而這些人往往又來自低社經背景的家庭,恐複製父母輩的階級。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許添明指出,各界推崇的芬蘭教育,正是兼顧卓越與公平的典範,城鄉差距幾乎不存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克曼(James J. Heckman)早已指出,教育的公平程度,與國家長期資源發展與競爭力提升高度相關;過往經濟理論主張集中資源在最有利者,在教育早已顛覆,許多學者都指出,集中投資弱勢者教育,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

許添明認為,台灣政府應讓每一個孩子具備基本學力,才能促進社會階級流動,提升學生整體表現,對台灣社會也具有實質經濟價值。他主張把投資弱勢者教育列為「國安議題」,由中央政府負起責任。(編輯:陳俊碩)10710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