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肺癌標靶抗藥性 三合一療法可望突破

2018/6/10 16:01(6/10 16:4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0日電)台灣有EGFR/ALK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比例高,標靶治療可助延長存活期,卻可能產生抗藥性。一項研究發現,結合免疫藥物、抗血管新生抑制劑的標靶藥加上化療,可突破治療瓶頸。

這項研究最近發表於今年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研究對象是包含台灣在內的26國,共1202名第四期或復發轉移型的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分成3組,分別給予免疫藥物加化療、免疫藥物加抗血管新生抑制劑及化療,及抗血管新生抑制劑加化療。

現階段的研究結果顯示,與抗血管新生抑制劑加化療者相比,合併免疫藥物、抗血管新生抑制劑及化療的三合一療法的患者壽命顯著延長,中位存活期達19.2個月。有基因突變者,若使用三合一療法,能降低近5成的死亡風險。

臨床上若遇到肺癌轉移肝臟的病人常遇治療困境,此研究也發現,此類患者使用三合一療法有明顯治療效果,能有效延長總體存活期至13.2個月,比起用抗血管新生抑制劑加化療的9.1個月,有顯著增加。

研究主持人、佛羅里達醫院癌症中心教授醫師馬克(Mark A. Socinski)在ASCO大會口頭簡報時表示,這是肺腺癌治療藥物首度「三代同堂」的研究,結合免疫、標靶及化療,有效延緩癌症的惡化時間並延長存活期,且不管PD-L1的表現高低或基因是否變異,都有治療效果。研究成果也登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

台灣肺癌約9成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又以肺腺癌較為常見。非小細胞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往往發現已經是晚期,預後較差。目前的治療方針,有基因突變者,可用標靶治療;沒有基因突變者,也可用免疫治療合併化療。

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岡遠表示,這份研究對有EGFR/ALK突變的病人很有意義,過去這群病人可用標靶治療,有效率有6至7成,且平均可延長存3年。但標靶會有抗藥性,過去的研究又認為這群病人使用免疫效果也不好。

李岡遠說,但最新研究證實,不管基因有沒有突變,使用免疫加上抗血管新生抑制劑與化療的三合一療法,都有治療的效果,可望再延長這群病人的壽命。

抗血管新生抑制劑是這個研究的關鍵角色,李岡遠說,癌細胞周邊血管是不正常血管,誘導身體產生發炎反應,結果讓免疫系統變得更差、腫瘤長更快。使用抗血管新生抑制劑後,幫助血管正常化,提供養分且協助清除廢物,有助重建免疫系統。

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顧問教授蔡俊明則提出一個三合一療法更傳神的比喻,化療就像是「放火」,破壞腫瘤細胞後,讓腫瘤釋出抗原,有助免疫系統辨識後派出「消防車」(免疫細胞)滅火;但救災路上「路障重重」,抗血管新生抑制劑負責掃除障礙,加上免疫藥物打開自體免疫系統的煞車,讓消防車能勇往直前。

不過,蔡俊明也提到,三合一療法的問題是「價錢太貴」,能用得上的病人相對有限。但此次在ASCO大會上明顯感受到免疫治療「大獲全勝」,就像是旭日初升的黎明,未來大有可為。(編輯:陳清芳)10706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