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食藥署教撇步 不怕吃豬肉染E肝

2017/8/27 17:4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7日電)歐洲出現疑似吃豬肉染E型肝炎病毒案例。食藥署今天提醒民眾,食用農畜肉製品時應完全加熱,處理生熟食分開器具,且飯前、便後洗手,保障健康。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發布新聞稿指出,近日外國媒體報導歐洲出現疑似食用豬肉感染E型肝炎病毒案例,報導是根據英國西元2014至2016年針對罹患E型肝炎病患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與食用超市販售的即食香腸相關產品有關。

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網站,肝炎是一種因肝臟細胞的發炎,導致肝細胞損傷的肝臟疾病。引起肝炎的原因很多,如果是由E型肝炎病毒感染所造成的肝炎,就叫做E型肝炎。E型肝炎與A型肝炎類似,發病情況通常為突然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及腹部不舒服,數天之後發生黃疸,無任何跡象顯示會形成慢性肝炎。

E型肝炎病毒流行區通常發生於環境衛生較不好的區域,多因水源遭受污染所導致,也有可能藉由糞口途徑傳染。

食藥署新聞稿指出,依據國外研究資料顯示,在豬血及豬糞中也可分離出基因序列相當近似人類E型肝炎病毒的病毒,豬肉中的病毒可能經由食用未煮熟的豬肉而感染民眾。歐盟食品安全局表示,食用未煮熟的豬肉或內臟為最常見的感染途徑,且部分國家習慣食用未完全煮熟的香腸,導致感染E型肝炎病毒。

食藥署提供防範撇步,民眾食用農畜產品應完全加熱後再食用,食品中心溫度超過攝氏70度;處理生熟食需使用不同器具,避免交叉污染;食材要新鮮,且用水要衛生,不可生飲;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及處理食品前應洗手,若前往E型肝炎病毒流行的國家旅遊時,更應注意飲食衛生。10608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